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亚娟
作者: 李亚娟;王浩;李佳;张培军;胡俊菁;胡国平;杜玉兰;董书伟;何宝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酮病;治疗;总抗氧化能力;奶牛
期刊名称: 中国奶牛
ISSN: 1004-4264
年卷期: 2016 年 316 卷 08 期
页码: 32-34
摘要: 为探究奶牛酮病治疗对机体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南宁市某规模化养殖场的65头围产期奶牛作为研究对象,经血浆酮体定量检测,从中选取5头健康牛作为健康对照组,将检出的10头酮病患牛分为治疗组(5头)和阳性对照组(5头)。试验期间,对治疗组进行药物治疗,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对各组奶牛分别于治疗前和停药后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浆酮体(改良水杨醛比色法)、血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和TAC(铁还原比色法)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奶牛的血酮含量较治疗前极显著下降,血糖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极显著升高。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酮和血糖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酮病治疗可提高奶牛血浆TAC水平,提示TAC的提高与酮病痊愈有关。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奶牛酮病刍议. 薛瑞益,韩敏,刘晓松. 2005
[2]预防围产期奶牛酮病的营养策略. 乔国华,李锦华,周学辉,杨晓,张茜,王春梅. 2011
[3]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4]围产期奶牛脂类代谢病监测指标的研究. 韩敏,薛瑞益,刘晓松,苗广,王宇. 2008
[5]奶牛酮病的危害及病理学变化. 杜振隆,罗正中,严作廷,曹随忠. 2023
[6]基于中红外光谱监测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 王坤,赵秀新,张元沛,薛光辉,刘燕,鲍鹏,徐千雯,李建斌,姜力. 2023
[7]奶牛酮病早期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 杜振隆,罗正中,周涛,曹随忠,严作廷. 2024
[8]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张帆,唐湘方,熊本海. 2025
[9]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试验报告. 李世宏,孔晓军,秦哲,刘希望,杨亚军,焦增华,李剑勇. 2018
[10]奶牛乳房炎和前胃弛缓的中草药防治. 卢慧,谷新利,刘刚,孙才华,石国庆. 2006
[11]敏感药物对10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杜晓杰,苏战强,张毅,郭庆勇,买买提·黑牙斯丁,蒋国英,沙燕,左里菲亚. 2012
[12]抗生素与“清宫促孕宝”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报告. 张宾,曲明悦,蒲新竹,李伟,王江辉. 2011
[13]奶牛卵巢囊肿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肖银霞,许晓玲,白佳桦,冯涛,黄正,刘彦,侯振中. 2015
[14]奶牛腹泻的治疗与预防. 金振华,张国华,王丽坤,张备,李烨,朱庆贺,黄宝银,苗艳,王洪宝,史同瑞. 2021
[15]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治疗. 林福滨,张天舒,薛晶,卓丽菲亚,参都哈西,张美玲,张琦,杜玮. 2014
[16]奶牛妊娠毒血症的诊治. 沈辰峰,陈世军,王杰,韩涛,李微,蔺莹. 2014
[17]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冯欣璐,侯扶琴,姜志涛,陈红莉,刘长彬. 2016
[18]一例奶牛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诊治及分析. 许晓玲,白佳桦,肖银霞,肖霖力,宋玉清,冯涛,秦玉圣,刘彦. 2019
[19]治疗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中药制剂研究进展. 王东升,严作廷,李世宏,张世栋,谢家声. 2011
[20]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李迎光,杨德成,师周戈,刘晓妮,邓瑞强,杨忠,杨效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无人机在四川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进;吴瑕玉;王浩;周小波;钟萍
关键词:水稻生产;无人机;四川省
-
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预测
作者:周迎芹;王浩;黄晶晶;罗格格;鄢嫣;谢宁宁
关键词:臭鳜鱼;高通量测序;发酵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功能预测
-
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究
作者:李宗泽;杨一;李元鑫;刘铮;李佳;陈农芳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创新驱动;数字农业
-
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研究进展
作者:杨昱瑶;宋勇乐;彭导俊;戚南山;廖申权;李娟;吕敏娜;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尹理君;陈祥杰;朱易斌;申邦;孙铭飞
关键词: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防控策略
-
民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恢复力高低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孟祥旭;李佳;任德明;陈奎蓉;和艺云;王立贤;盛熙晖;王立刚
关键词:民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恢复力;代谢组学
-
不同储藏条件对玉米水分迁移规律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怡岑;曹毅;赵旭;路峰;李佳;刘长生;李玉;董梅
关键词:玉米;储藏品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挥发性成分;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
-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表征腐生葡萄球菌MF B8对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作者:罗格格;杨明柳;王浩;谢宁宁;郑海波;周迎芹
关键词:腐生葡萄球菌;臭鳜鱼;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化学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