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1-5180高直链淀粉玉米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与子粒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增辉

作者: 郭增辉;韩洁楠;李冉;上官小川;刘仕缘;刘德斌;徐晶宇;李明顺;李新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Ae1-5180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直链淀粉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3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选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目前,我国高直链淀粉玉米种质稀缺。显性Ae1-5180突变基因为直链淀粉扩充者ae的等位突变,对其育种应用研究鲜少报道。以10组优质玉米自交系及其Ae1-5180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植株农艺性状和子粒品质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全部Ae1-5180近等基因系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同时总淀粉及百粒重降低。近等基因系CA240/Ae1和CANS-1/Ae1直链淀粉含量高,且百粒重较高,农艺性状变化小,推测具有较高的潜在育种价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转Q酶干扰基因玉米直链淀粉及相关性状的分析. 袁文娅,关淑艳,董灵艳,张君. 2015

[2]9个不同使用类型木薯品系在合浦县的适应性研究. 罗燕春,赵鑫鑫,盘欢,廖琦,俞奔驰,劳赏业,范锡恩,刘翠娟,李荣云,曾新华,付海天. 2024

[3]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基因SEEI对玉米直链淀粉合成的影响. 郭新梅,宋希云,张晓东. 2010

[4]利用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 郭新梅,张晓东,梁荣奇,陈绪清,杨凤萍,柳青,宋希云. 2008

[5]高直链淀粉玉米研究及其利用. 董亚琳,才卓,徐国良,刘向辉,代玉仙. 2006

[6]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克隆与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郭新梅,张晓东,梁荣奇,杨凤萍,陈耀锋. 2007

[7]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基因SBEI对玉米直链淀粉合成的影响. 郭新梅,宋希云,张晓东. 2010

[8]高直链淀粉玉米的研究进展. 鲁守平,陈波,张晗菡,刘霞,孟昭东,张华,穆春华. 2019

[9]玉米子粒淀粉研究进展. 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滕海涛,邢锦丰,宋同明,王利明,范弘伟. 2002

[10]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 b高效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表达. 李楠,赵吉元,尹悦佳,柳青,郭嘉,王云鹏,刘相国,郝东云,贺红霞. 2015

[11]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的研究. 张桂堂,卢东长城,孙重霞,梁荣奇,杨凤萍,张晓东. 2010

[12]贵州黄壤地区不同施肥处理及降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5

[13]大化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李玲,刘永贤,韩烨君. 2010

[14]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石志斯,陈辉云,莫云锦,张宗急. 2015

[15]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6]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17]玉米单株农艺性状与粒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晓燕. 2011

[18]玉米Tuxpeno和Suwan种质改良系农艺性状的分析. 邬成,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李娟. 2010

[19]广西大化县玉米间套种大豆新品种试验研究. 韦玉坚,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20]桂中地区十二个玉米品种与‘正大619’的对比试验. 刘永贤,韦培炎,陈仁钦,秦祖臻,罗丽玲.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