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饥饿程度的拟小食螨瓢虫成虫摄食朱砂叶螨前后的运动格局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俊谕

作者: 陈俊谕;马华博;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拟小食螨瓢虫;运动格局;轨迹;ArcGIS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1 期

页码: 140-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饥饿和未饥饿的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 parapauperculus成虫取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前后的运动格局变化,为探明其搜索行为的生态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Nakamuta装置原理,跟踪并绘制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取食前后的运动轨迹,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对运动轨迹进行处理,获取其统计参数,对比分析该瓢虫在两种状态下取食前后的搜索距离、搜索速度、搜索角度变化等特征,并阐述其搜索行为特性。【结果】饥饿24 h和未饥饿瓢虫取食单头朱砂叶螨所需时间分别为(5.99±0.91)min和(2.25±0.58)min。饥饿24 h的瓢虫在取食前多呈直线或锐角行走,运动轨迹主要分布于试验区域近边缘处,且各停点间曲线距离、搜索速度均大于取食后;取食后掉头次数频繁,活动角度转换增大,运动轨迹主要在猎物附近区域进行搜索,且在取食后60~75 s的搜索距离、搜索速度与取食前均存在显著差异。未饥饿状态瓢虫取食前后运动轨迹角度波动较大,无明显规律,且各停点间的曲线长度、搜索速度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猎物的搜索行为受其饥饿状态的影响。饥饿状态下,取食前为广域型搜索,取食后一段时间内为地域集中型搜索;未饥饿状态下的瓢虫取食前后的搜索行为则无明显规律,其搜索类型兼有广域和地域集中型搜索特征,具有一定随机性。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基于粒子系统思想的叶片纹理构造. 雷蕾,郭新宇,周淑秋. 2004

[2]基于农机空间轨迹的作业面积的缓冲区算法. 刘卉,孟志军,王培,魏学礼,韩宇. 2015

[3]基于时空立方体的农机运动轨迹分割方法. 肖敬,刘卉,魏学礼,陈竞平,王培,孟志军. 2018

[4]轨迹法求解入土角的数学探讨. 蒋志国,黄晖. 2011

[5]西方近代食用菌菌种知识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一). 贾身茂,王瑞霞. 2015

[6]关于采棉机速比系数K值的探讨. 庄力骏,孙颖 ,陈发 ,郭志宏. 2001

[7]拟小食螨瓢虫对木薯朱砂叶螨的行为反应与空间分布相关性. 卢芙萍,洪志忠,赵冬香,王爱萍,陈青,黄贵修,李开绵. 2009

[8]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朱砂叶螨的觅食行为. 马华博,陈俊谕,胡志慧,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9]不同饥饿程度拟小食螨瓢虫对朱砂叶螨的捕食作用. 陈俊谕,王建赟,张方平,李磊,韩冬银,章程辉,符悦冠. 2020

[10]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捕食皮氏叶螨成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符悦冠,耿召良,张方平,金启安,吴伟坚. 2007

[11]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耿召良,吴伟坚,马华博,陈俊谕,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12]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捕食杧果小爪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邢楚明,韩冬银,李磊,牛黎明,陈俊谕,张方平,符悦冠. 2018

[13]拟小食螨瓢虫捕食六点始叶螨的初步观察. 张方平,韩冬银,张敬宝,符悦冠. 2010

[14]贵州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县域差异分析. 杨芳,舒田,黄娟. 2014

[15]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微生物菌丝生长观测中的应用. 杨娟,郭倩,王瑞娟,袁涛,李琳一,张帅. 2008

[16]公共安全应急平台中空间数据组织方法研究. 张发顺,郭邦梅,孟志军,梁勇. 2011

[17]利用MAXENT预测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在中国的适生区. 曲伟伟,李志红,黄贵修,林春花,倪文龙. 2011

[18]浦东新区村庄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王笑,张弦,钱戴玲,袁涛,马明周. 2018

[19]枸杞子药材生产区划研究. 王汉卿,王庆,马玲,丁锐,狄天云,安巍,张小波,王英华. 2016

[20]近30年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与区域优势研究. 刘杰安,王小慧,吴尧,贾浩,尹小刚,史磊刚,褚庆全,陈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