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梅

作者: 李晓梅;严育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矮秆基因;八倍体小黑麦

期刊名称: 北京农学院学报

ISSN: 1002-3186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67-73

摘要: 采用NCⅡ设计,用6个不同株高类型(高、中、矮各2个)八倍体小黑麦作母本,用含Rhtl,Rht2,Rht3,Rht10,和RhtlRht2Rhty的5个小麦矮源作父本配制30个杂交组合,通过F_1的显性度(D值)、降秆强度(R值)及F_2株高分布频率,分析了Rht基因在不同株高类型八倍体小黑麦中的反应。主要结果为:1)不同矮秆基因对高、中、矮秆小黑麦降秆趋势一致,即对高秆小黑麦降秆效果最强,中秆次之,矮秆最弱,而不同矮秆基因降秆作用大小顺序为:Rht10>Rht3>Rht1Rht2Rhty>Rht1Rht2.2) 各矮秆基因在F_2染色体数分布不平衡的遗传背景下表达基本正常,Rht10、Rht3显示以矮秆为主的高低峰分布,农林10号、OlesenDwarf显示正态分布,3)连续回交能提高矮秆小黑麦株的选择效率。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小麦几个“矮源”品种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 朱国华,林志珊,辛志勇,庄巧生. 1992

[2]由染色体重组制造小麦族的染色体组——Ⅱ.筛选高花培效率的单倍体小黑麦无性系. 童庆娟,鲍文奎. 1989

[3]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数度的影响. 程治军,吕知敏,童庆娟,海林,刘淑芬,张茹生. 1999

[4]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Ⅰ.矮源类型分析. 程治军,严育瑞. 1995

[5]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父本)杂交亲和性基因的研究. 程治军. 1997

[6]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I.矮源类型分析. 程治军,严育瑞. 1995

[7]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程治军,吕知敏,童庆娟,海林,刘淑芬,张茹生. 1999

[8]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不同追氮量试验. 董永琴,英敏,郭春英,王华芬. 1993

[9]几种饲用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比较. 谢楠,赵海明,李源,刘贵波. 2010

[10]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的适宜播期范围与稳产性. 董永琴,严育瑞,鲍文奎. 1991

[11]八倍体小黑麦与七倍体杂种回交配子间竞争规律的研究. 程治军,吕知敏,张茹生,汪为民,李晓梅,刘淑芬. 1998

[12]直接导入农林10号矮秆基因于八倍体小黑麦的研究. 程治军.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