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学计算研究4种甘薯黄酮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构效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文婷
作者: 张文婷;孙健;钮福祥;朱红;岳瑞雪;张毅;徐飞;马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黄酮;自由基;密度泛函理论
期刊名称: 山东化工
ISSN: 1008-021X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7 期
页码: 8-10
摘要: 以甘薯中含有的槲皮素、木犀草素、杨梅素和鼠李柠檬素4种黄酮类分子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得出4种分子的结构参数、分子前线轨道分布(HOMO&LUMO)、能隙△E等理论参数,分析了四种甘薯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同时实测4种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通过数据分析初步判断出这4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杨梅素>槲皮素>木犀草素>鼠李柠檬素,而实际测得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槲皮素杨梅素木犀草素鼠李柠檬素.这是因为槲皮素分子构型为平面构型,有利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反应时形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分类号: O641
- 相关文献
[1]黑米的抗氧化性及其与黄酮和种皮色素的关系. 孙玲,张名位,池建伟,赖来展,张孝祺. 2000
[2]皖浙花猪干腌火腿源血糖调节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量子化学表征. 黄晶晶,周迎芹,罗章,刘振东,程秀峰,谢宁宁. 2024
[3]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唐华明,蔡伦红,李惠君,王孝仕,孟庆,周守叙,姚永宏. 2012
[4]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氟辛烷磺酸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王天润,黎梅,翁瑞,杜沈旋. 2022
[5]嗜氮酮类化合物Penicilone 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良聪,孙丽,陈敏,黄午阳,申丽. 2021
[6]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蓝莓花色苷抗氧化活性. 王兰娇,李大婧,张良聪,柴智,何伟伟,黄午阳,包怡红,张钟元. 2020
[7]丁吡吗啉与其苯基类似物的电子结构特征比较. 冯振高,李畅,袁会珠,覃兆海. 2010
[8]离子液体结构对Diels-Alder反应的影响. 马征,张柏松,胡玉峰,董晓霞,徐长英,刘艳升. 2014
[9]儿茶素EGCG与其空间异构体GCG的抗氧化活性和反应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王川丕,诸力,周苏娟,张颖彬,刘新. 2015
[10]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及其生物学特性. 武瑞,康世良,郭保民,刘红葵. 2001
[11]真空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自由基和保护酶的影响. 李顺峰,李静,王安建,田广瑞,王梦娟. 2016
[12]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廖丹葵,童张法. 2015
[13]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王伟,张玉,朱作艺,李雪,王君红,白丽萍,周莉,袁玉伟. 2017
[14]富锌蛹虫草菌丝体不同溶剂浸提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朱蕴兰,陈宏伟,方尚玲. 2016
[15]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葛智超,陈宏伟,朱蕴兰,郑义,付世玉,申明玉,邹咪. 2017
[16]芹菜叶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王辰,张金木. 2006
[17]杨梅汁清除自由基及抑制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 夏其乐,潘向荣,陈健初,陆胜民. 2009
[18]化学发光法对燕麦贮藏蛋白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田斌强,邓乾春,郭珊珊,徐托明,谢笔钧. 2010
[19]植物源营养素糖萜素的研究进展. 王雅静,尹君亮,李国庆,孟季蒙,刘福元,李周权. 2006
[20]灵芝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张志军,李淑芳,魏雪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湖北省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环境细菌监测分析
作者:廖卫东;张文婷;刘廷江;姜博达;郭云清;张腾飞;卢琴;汪最;程伊洛;罗青平;姚敏
关键词: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环境监测;细菌总数;优势病原菌
-
小肽Ospep5对水稻耐镉性的影响
作者:李明月;张文婷;李阳;张保龙;杨立明;王金彦
关键词:水稻;镉胁迫;Ospep5;幼苗生长
-
不同R/FR比值对双断根西瓜嫁接苗生理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芽芽;张帆;石玉;鲍恩财;曹凯;吴雪;张毅
关键词:双断根嫁接;西瓜;红光/远红光;抗氧化系统;光合系统
-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作者:康泽培;孙健;张小雨;赵大伟;陈基权;杨泽茂;谢冬微;唐蜻;许英;邓灿辉;程超华;粟建光;戴志刚
关键词:黄秋葵;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复方季铵盐泡沫消毒剂急性毒性和杀菌影响因素评价
作者:刘欢;徐飞;张蒙蒙;刘静;曹广杰;李秀波;李存
关键词:季铵盐;急性毒性;杀菌效果;影响因素
-
草莓新品种-白雪公主
作者:王桂霞;常琳琳;张运涛;孙健
关键词:
-
基于病菌孢子捕捉和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动态监测及病情估计模型研究
作者:王奥霖;商昭月;张美惠;王贵;胡小平;徐飞;孙振宇;曹世勤;刘伟;范洁茹;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病菌孢子捕捉;实时荧光定量PCR;病原菌监测;病情估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