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对大针茅草原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索晓晶

作者: 索晓晶;项磊;高贺;运向军;哈斯巴根;吴金蕊;董文成;滑博伟;牟金燚;王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利用方式;典型草原;生产力;多样性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4 期

页码: 12-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究不同利用方式对大针茅典型草原群落植被特征的影响,可为大针茅草原制定合理科学的利用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将大针茅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入户调查在打草场、全年放牧及季节轮牧3种利用方式的草地上进行植物群落调查,计算重要值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的优势植物类群一致;2)3种利用方式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多年生禾草的物种多样性在打草场和季节轮牧下高于全年放牧,灌木半灌木的物种多样性则在全年放牧下高于打草场和季节轮牧;3)打草场和季节轮牧的地上现存量显著高于全年放牧,多年生禾草的相对地上现存量在打草场中高于季节轮牧,多年生杂类草则与之相反;4)在打草场和季节轮牧下,植物多样性与地上现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打草场和季节轮牧在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的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地上现存量,更加有利于大针茅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但两者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群落结构有所不同.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划破草皮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万秀莲,张卫国. 2006

[2]围封对草地的影响研究进展. 闫玉春,唐海萍,辛晓平,王旭. 2009

[3]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羊草人工移栽草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生物量. 仝淑萍,梁正伟,关法春,宗宪春,张永锋,黄立华,王明明. 2019

[4]施氮肥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乔江,赵建宁,王慧,李玉洁,于雯超,杨殿林. 2013

[5]玛曲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邹丽娜,周志宇,颜淑云,秦彧. 2009

[6]不同利用方式对龙里草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徐海峰. 2017

[7]附盘图书的管理与利用. 张桂玲. 2004

[8]三江源区不同利用方式草地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李亚娟,孙灿灿,曹广民,龙瑞军. 2016

[9]天津市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状况及其利用方式研究. 潘洁,肖辉,陆文龙. 2015

[10]玉树高寒草甸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特征. 马红梅,邵新庆,张建全,钟梦莹,柴琦,余群,魏佳宁. 2015

[11]基于能值理论的山西省农作物秸秆生态足迹研究. 程曼,解文艳,杨振兴,向云,周怀平,张建杰,陈斌. 2019

[12]山东寿光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铬的累积特征. 李树辉,李莲芳,曾希柏,白玲玉,王道龙. 2011

[13]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南方高山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庄媛,闫瑞瑞,熊军波,刘洋,陈亚男,杨培志,呼天明,辛晓平. 2021

[14]"公农1号"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耿慧. 2012

[15]长期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李亚林,张旭博,任凤玲,孙楠,徐梦,徐明岗. 2020

[16]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张超,闫瑞瑞,梁庆伟,娜日苏,李彤,杨秀芳,包玉海,辛晓平. 2021

[17]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评价. 黄绍文,金继运,和爱玲,唐浩. 2007

[18]草地土壤机械组成研究综述. 张保刚,梁慧春. 2009

[19]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比较研究. 高超,张月学,陈积山,邸桂俐,潘多锋. 2015

[20]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群落多样性变化. 胡向敏,乌仁其其格,刘琼,闫瑞瑞.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