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小雨
作者: 郝小雨;陈苗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资源;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低碳农业;黑龙江省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2096-6989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08-114
摘要: 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不仅可减少秸秆焚烧和丢弃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对于改善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提升土壤固碳增汇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基于秸秆直接还田(翻埋还田、耕层混拌和覆盖还田)和间接还田(秸秆堆沤、秸秆制沼、种养结合、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基质肥料化)方式,解析了目前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效应和不足:缺乏持续有效的监管政策体系,秸秆直接和间接还田成本高,技术与经济扶持力度低,秸秆还田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季节约束性强导致秸秆还田效果差,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农户认识不足。最后,从政府统筹、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和强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序推进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利用和实现农业碳中和提供理论支撑。
分类号: S141.4%F323.214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时空特征及替代化肥潜力. 郝小雨. 2021
[2]宁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肥料化利用现状浅析. 魏章焕,葛超楠,史努益,王卫平. 2016
[3]辽宁省秸秆资源及秸秆还田的问题与对策. 常程,田建全,冯定超,金晓兴,夏淑艳,张彦,陆学青,吕冬梅,于广江. 2012
[4]安徽省淮北市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分析. 王晓斌,武际,高凤梅,夏伟光,郭熙盛. 2013
[5]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研究及低碳农业发展建议. 刘杰,王粟,柴永山,裴占江,史风梅. 2017
[6]低碳农业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王川,施六林,宣云. 2013
[7]生产有机肥用SPJ800型链式破碎机的设计. 齐自成,高亮,李福欣,韩梦龙. 2017
[8]四川省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环境影响评估. 许文志,朱永群,王谢,王宏,林超文. 2019
[9]湖南省农业废弃物就地肥料化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 彭志红,褚飞,李果,杨威. 2020
[10]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与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 赵俊伟,尹昌斌. 2016
[11]施用咖啡果皮对咖啡幼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赵青云,邢诒彰,林兴军,孙燕,朱飞飞,龙宇宙,董云萍. 2017
[12]湖南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生物质废弃物肥料化研究进展. 卢红玲,崔新卫,高鹏,彭福元. 2021
[13]我国秸秆资源短缺与过剩问题探讨. 高春雨,王亚静,李宝玉,毕于运. 2010
[14]湛江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肖自添,何焕清,刘明,徐江,黄育江. 2018
[15]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陈木兰,尹雪,孙华程,薛树媛. 2018
[16]广西秸秆资源产业开发模式设计与对策研究. 梁贤. 2009
[17]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许博,陈涓,张恒敢. 2011
[18]我国秸秆转化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朱旗军,刘魏魏,杨培龙,孟昆. 2024
[19]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利用对策. 吕智超,孙日丹,洪小丽,刘歆,孙学奇,闫晓刚,张彬,赵蔚. 2024
[20]西藏秸秆资源及青稞秸秆加工利用技术初探. 顿珠次仁,张文会,次珍,王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旱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星竹;郝小雨;赵月;郑雨;邢占强;于磊;姬景红;刘双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黑土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
施氮对北方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刘颖;张明怡;暴帅
关键词: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
-
控释氮肥对寒地黑土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郑雨;姬景红;马星竹;刘双全;郝小雨;赵月;李杰
关键词:控释氮肥;玉米;产量;效益;氮肥利用率;氮素累积与分布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结构组分的影响
作者: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关键词:有机碳;大豆根际;黑土;13C-核磁共振
-
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秸秆深埋还田黑土剖面DOC组分结构变化特征
作者: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徐明岗;Gilles Colinet;宿庆瑞;郝小雨;朱宝国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深度;土壤DOC;三维荧光光谱;PARAFAC分析
-
不同品种枸杞生长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黄稳娥;胡丽娟;安巍;尹跃;陈苗苗;赵建华
关键词:枸杞;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
-
不同耕作措施对东北玉米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星竹;边道林;郝小雨;唐晓东;周宝库
关键词:耕作;深松;土壤容重;土壤三相比;颗粒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