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合物吡唑并嘧啶衍生物(BDO-1)和哒嗪酮衍生物(PDZ-1)的诱导抗病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延霞

作者: 石延霞;张晓慧;谢学文;柴阿丽;徐玉芳;赵振江;李宝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吡唑并嘧啶;哒嗪酮;诱导抗病性;黄瓜枯萎病;黄瓜棒孢叶斑病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721-7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吡唑并嘧啶衍生物((E)-N-(2-氟-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1-甲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简称BDO-1)和哒嗪酮衍生物(4-羟基-1-(4-甲氧基苯基)-6-氧代-1,6-二氢吡嗪-3-甲酸甲酯,简称PDZ-1)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创制并合成的新化合物,本研究分别测定了其离体抑菌活性及其诱导抗病活性,并对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抑菌试验结果显示,BDO-1和PDZ-1对供试黄瓜的尖孢镰孢菌和多主棒孢菌并无杀菌活性;温室盆栽试验发现,2个化合物对7种蔬菜病害具有明显的诱导抗病活性,其中:BDO-1在10 mg/L下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瓜枯萎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灰叶斑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8.81%、61.79%、69.88%、64.14%,54.42%、54.85%和63.59%;PDZ-1在10 mg/L下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33%和59.15%。田间防治效果验证结果表明,BDO-1和PDZ-1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95%和48.45%。研究发现,BDO-1和PDZ-1在质量浓度为10 mg/L、诱导5次、每次间隔5d的条件下施用,对黄瓜枯萎病和棒孢叶斑病可发挥最佳防治效果。

分类号: TQ450.1

  • 相关文献

[1]吡唑并嘧啶衍生物BDO-1诱导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 石延霞,张晓慧,徐玉芳,谢学文,柴阿丽,李宝聚. 2019

[2]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王满意,田芳,赵卫光,边强. 2014

[3]湿度调控设施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产孢和释放规律及防治技术. 柴阿丽,杨红敏,王少骅,赵昆,高苇,石延霞,谢学文,李磊,范腾飞,李宝聚. 2023

[4]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揣红运,石延霞,柴阿丽,杨杰,谢学文,李宝聚. 2019

[5]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研究概况. 杨双娟,顾兴芳,张圣平,苗晗,李宝聚. 2012

[6]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RFP标记转化株的构建. 谢学文,张自心,武军,石延霞,柴阿丽,李宝聚. 2018

[7]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学和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张自心,谢学文,傅俊范,李宝聚. 2016

[8]解淀粉芽胞杆菌YB114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生防效果及发酵条件优化. 王书翰,谢学文,李磊,孙炳学,朱广雪,柴阿丽,范腾飞,李宝聚,石延霞. 2023

[9]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cassiicola)的研究概况. 杨双娟,顾兴芳,张圣平,苗晗,李宝聚. 2012

[10]防治黄瓜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范寰. 2000

[11]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赵新海,钟丽娟,徐冲,张庆华. 2008

[12]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防治黄瓜枯萎病田间防效试验. 马永强. 2019

[13]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放线菌筛选. 潘荣光,刘明霞. 2008

[14]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秦立金,曹巨峰,韩伟秋,云兴福. 2018

[15]利用有机质防治黄瓜枯萎病. 郝永娟,刘春艳,王勇,王万立,魏军. 2007

[16]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赵新海,钟丽娟,徐冲,张庆华. 2008

[17]黄瓜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防治. 岳东霞,许长蔼,张要武,陈融. 2002

[18]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岳东霞,张要武,陈融,许长蔼. 2008

[19]黄瓜抗枯萎病研究进展. 李亚莉,侯栋,岳宏忠,张东琴. 2018

[20]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康萍芝,白小军,张丽荣,杜玉宁,张治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