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短季棉品种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德意

作者: 谢德意;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熟棉;光合特性;单株产量;纤维品质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6 年 35 卷 09 期

页码: 58-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短季棉豫早73、豫早06、豫早08、中棉37和中棉30的主茎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单株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豫早06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又较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豫早73和豫早08,由于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比中棉30的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而获得较中棉30显著高的产量;中棉37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也获得较中棉30显著高的产量;中棉30由于其叶片光合性能相对较差,而产量最低。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铃期对晋南早熟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胡晓丽,姜艳丽,宋建中,皇甫张龙,解保家,崔婷. 2015

[2]施钾方式对抗虫杂交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马宗斌,贾文华,房卫平,谢德意. 2007

[3]不同品种杂交棉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张东林,杜远仿,李志敏,阎旭霞. 2006

[4]不同密度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杜远仿,张东林,马宗斌,谢德意. 2008

[5]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宋锦花,施庆华,陈建平,王永慧. 2015

[6]徐淮地区适合机收夏播早熟棉的轻简栽培技术. 李卫华,胡新燕,冯营,孙亚伟,赵明明. 2017

[7]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短季棉豫早1109的选育. 王惠萍,冯复全,王新望. 1993

[8]早熟棉‘中棉所16’再生纯合系的创制及遗传转化. 李静,张换样,吴慎杰,聂园军,焦改丽,秦丽霞. 2019

[9]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品种研究进展及其建议. 陈全求,蓝家样,黎可功,韩光明,黄云,张胜昔,李国荣. 2019

[10]江苏沿海地区播期与密度对早熟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高进,蔡立旺,施洋,施庆华,王永慧,杨华,王为,孙艳茹,王海洋,陈建平. 2020

[11]运城市早熟棉材料筛选与分析. 皇甫张龙,胡晓丽. 2020

[12]北疆早熟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董承光,王娟,周小凤,马晓梅,李生秀,李保成. 2014

[13]新疆早熟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大伟,古丽阿扎提,祖丽皮亚,赖成霞,徐建辉,沙红,李春平,魏鑫,努斯热提·吾斯曼. 2015

[14]北疆早熟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董承光,周小凤,马晓梅,李生秀,李保成. 2014

[15]早熟优质宜机采棉花新品种'徐棉608'的选育. 赵明明,胡新燕,李卫华,李可,王康,陈晓光. 2024

[16]新疆北疆早熟棉育种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董承光,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马晓梅,肖光顺. 2011

[17]北疆棉花“新陆早”系列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相吉山,谢宗铭,田琴,董永梅,李有忠,司爱君. 2010

[18]两湖江汉平原优势产区发展优质直播早熟棉的战略思考. 别墅,王孝刚,张教海,夏松波,秦鸿德,张友昌. 2015

[19]南疆早熟棉免地膜栽培技术生产试验示范结果. 邰红忠,喻树迅,喻树迅,邰红忠,毛树春,宿俊吉,李克富,李卫平,吴博. 2017

[20]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425. 魏恒玲,魏恒玲,王寒涛,王晖,喻树迅.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