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遗传育种技术探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峰
作者: 郭峰;郭瑜;刘守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遗传育种;技术发展;应用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
ISSN: 1674-4179
年卷期: 2019 年 020 期
页码: 28
摘要: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根本.在整个农业发展结构中,现代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有着非凡价值;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育种是提升其产量的根基.基于对玉米遗传育种技术发展需求的分析,着重就其在现阶段的应用类型进行探究.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张茜,李新,关雅静. 2023
[2]大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汪军妹,沈秋泉,杨建明,杨文新. 2002
[3]SSR分子标记在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冯章丽,刘畅,顾广军,程显敏,刘延杰,卜海东,于文全. 2017
[4]试论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孙玥,苏京平,王胜军,闫双勇,孙林静. 2019
[5]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吴凡,范锦,李德臣,陈登松. 2011
[6]AFLP技术在蔬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范丙友,刘玉梅,高水平. 2004
[7]DNA分子标记及在沙棘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李蓉,于永涛. 2008
[8]SSR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马勇. 2011
[9]分子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刘柱,胡新文. 2001
[10]遗传育种:辣椒多样性及其利用. . 2003
[11]畜禽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张富,巩元玲,栾庆江,何云梅. 2010
[12]APD技术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余桂红,陈尚平,李倩中,刘晓青. 2000
[13]DNA分子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杨文鹏. 1997
[14]果树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张学宁,郭宝林,张开春. 2003
[15]线粒体DNA在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孟彦,许尚忠,昝林森. 2006
[16]RAPD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吴凡,陈登松,李德臣,赵春晓. 2013
[17]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展望. 吴凡,陈登松,李德臣. 2014
[18]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罗春彦,白锋,周喜荣,于丽娟,张恺,玛尔孜亚·亚森,阿米妮古丽·阿不力孜,纳扎开提·艾尼万尔,买坎·沙力,张艳花. 2024
[19]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50年回顾与展望. 苏俊. 2006
[20]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作易.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挤压过程中淀粉对花生蛋白挤出物膨化结构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郭峰;张金闯;胡晖;胡安娜;周欢;王嘉煜;王强
关键词:蛋白;淀粉;挤压;膨化结构;质构特性;复水特性
-
不同比例分层施氮对花生氮素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常维;王建国;李子正;彭振英;郭峰;高文伟;张佳蕾;万书波
关键词:花生;分层施氮;产量;氮素积累
-
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的影响
作者:张思培;伊淼;王建国;杨莎;彭振英;崔利;张正;郭峰;张佳蕾;万书波
关键词:小麦-玉米Ⅱ花生;土壤理化性质;碳积累;水分利用效率
-
鲜食花生‖鲜食玉米高值化生产技术
作者:南镇武;孟维伟;张佳蕾;郭峰;王建国;刘柱;张正;万书波
关键词:鲜食花生;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值化
-
玉米根系分泌物改变酚酸类物质对花生种子发芽及病原菌的化感作用
作者:赵忆南;李庆凯;刘苹;郭峰;唐朝辉;赵自超;万书波;张正;李宗新
关键词:玉米根系分泌物;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病原菌;花生连作障碍
-
膜下滴灌对麦茬夏花生土壤理化性状及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
作者:常维;刘颖;彭振英;王建国;张佳蕾;么传训;闫振辉;郭峰;万书波;高文伟
关键词:夏花生;膜下滴灌;土壤理化性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
-
淀粉基氟酰胺缓释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吴景;赵彩凤;连静;张乐平;谢洪科;郭峰;刘璐;邵赛
关键词:淀粉;氟酰胺;缓释剂;温度响应;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