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微生物数据与资源关联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金刚

作者: 顾金刚;马锐;李世贵;马晓彤;梁瑞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资源;农业微生物;数据库;保藏机构;科学数据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0 年 04 期

页码: 38-46

摘要: 【目的】农用微生物与农业生产关系紧密,作用不可替代,农用微生物资源与数据互为一体,与资源应用的效果和方式密切相关,明确农用微生物资源和数据关联特征,有助于资源挖掘应用和大数据整合分析。【方法】调查国内主要农用微生物资源保藏单位、菌种保藏量与菌种鉴定数量,以及信息化网站建设与共享菌种数量;分析微生物资源生物学数据,包括培养组、基因组学、转录组、代谢组数据等;生态关联型数据,包括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代谢组,以及功能监测数据等;以及文献数据关联性字段。【结果】按照功能属性,将农用微生物资源及数据划分为肥效微生物、生防微生物、饲料和动物肠道微生物、能源微生物、农田环境微生物以及食用菌等六个领域;国内40个农用微生物资源单位,收集保藏农用微生物资源51万余株,但菌种鉴定信息、功能评价数据比例偏低,共享网站、数据库建设,以及菌种信息化数量偏少;农用微生物数据多为自生生物学数据和生态型关联型数据,功能型数据较少;微生物资源菌种名称、菌种编号、基因序列号,监测科学数据的样品地点、样品编号等是各类型农用微生物资源和数据关联的关键字段。【结论】农用微生物资源与资源生物学数据是统一的整体,构建集生态型和功能型数据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库是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条件。

分类号: S182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资源保藏机构的职能、作用与管理举措分析. 顾金刚,姜瑞波. 2008

[2]我国农业微生物研究与产业化进展(摘要). 李俊,李力,姜昕,沈德龙,关大伟,马鸣超. 2010

[3]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设实践与展望. 赵瑞雪. 2009

[4]农业微生物源杀菌剂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杜茜,李启云,徐文静,赵洪锟,董英山. 2008

[5]农业微生物的应用及发展. 陈秀为. 1997

[6]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与展望. 黄大昉. 2003

[7]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郭静利,尼鲁帕尔·迪力夏提,王大庆. 2023

[8]新世纪我省农业微生物开发研究的重点和对策. 黄世贞,唐建阳,陈惠成. 2000

[9]流式细胞术在农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王蕾,罗帝洲,邓紫璇,莫敏莹,张健玲,苏颖辉,房元杰,张晓爱. 2022

[10]稗弯孢菌(Curvularis lunata)原生质体的制备. 黄世文,段桂芳. 2002

[11]我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宁国赞. 2001

[12]山西省白色农业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 周运宁,张通,李唐,包建中. 1999

[13]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未培养微生物资源中的应用. 李丽娟,张殿昌,龚世园. 2007

[14]高效降解木质素及异生物质污染物的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漆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杨洋,范芳芳,卓睿,万霞,江木兰,马富英,余洪波,邬建国,张晓昱. 2012

[15]推进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支撑微生物学科发展——“第七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际微生物系统与分类学研讨会”专刊序言. 姜瑞波,阮志勇. 2016

[16]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的新趋势. 葛诚,李俊,沈德龙. 2002

[17]推进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支撑微生物学科发展——“第七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际微生物系统与分类学研讨会”专刊序言. 姜瑞波,阮志勇. 2016

[18]我国农田和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前景. 孙建光,姜瑞波,任天志,王立刚,徐晶. 2008

[19]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发展历程. 阮志勇,张瑞福,姜瑞波. 2023

[20]中国十三省市土壤中非共生固氮微生物菌种资源研究. 孙建光,徐晶,胡海燕,张燕春,刘君,王文博,孙燕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