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腐败希瓦氏菌生长影响的计数法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全友

作者: 郭全友;修艳辉;姜朝军;张淑平;宋炜;田冬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腐败希瓦氏菌;平板计数法;浊度法;环境因子;生长动力学参数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10 期

页码: 250-257+31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分离于腐败大黄鱼中的腐败希瓦氏菌为对象,采用平板计数法和浊度法分析不同p H值、Na Cl浓度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运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拟合生长曲线,用决定系数、准确度、精确度、残差平方和及平方根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比较分析2种计数法下环境因子对生长界限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8℃,p H值6.0及Na Cl质量分数3.5%时不生长;2种计数法下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代时差异不显著(p>0.05),而迟滞期(λ)和最大细胞密度差异显著(p<0.05);环境因子对生长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影响,温度和Na Cl浓度对代时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或Na Cl浓度越低,代时越短;在3~25℃,温度越高,μmax越大,增速为(0.014 3±0.003 2)h-1/℃,温度越高,λ越小,平板计数法下其降速约1.5 h/℃,而在8~15℃,浊度法下λ降速约2.5 h/℃;平板计数法下μmax的变化受Na Cl浓度及p H值影响较大,λ变化无明显规律,而浊度法下μmax的变化受Na Cl浓度和p H值影响不明显,λ变化较明显。因此2种计数法均可对腐败希瓦氏菌生长/非生长作出有效判断,环境因子强度较大时浊度法相比平板技数法迟滞期与最大细胞密度误差较大。

分类号: TS254.1

  • 相关文献

[1]冷藏养殖大黄鱼细菌相组成和优势腐败菌鉴定.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吴建军,周彩华. 2006

[2]养殖大黄鱼冷却链全程细菌定性和定量研究. 许钟,郭全友,杨宪时. 2005

[3]大黄鱼中复合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分析. 许振伟,许钟,杨宪时,郭全友,李学英. 2010

[4]冷藏鲤鱼和罗非鱼优势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 许振伟,李学英,杨宪时,郭全友,姜朝军. 2012

[5]大黄鱼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与特定腐败菌鉴别. 李学英,许钟,杨宪时,郭全友. 2010

[6]大黄鱼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初步分析. 李学英,杨宪时,郭全友,许钟. 2009

[7]冷却链大黄鱼货架期预报系统的开发与评估. 吴国金,许钟,杨宪时,郭全友. 2009

[8]鱼源腐败希瓦氏菌生长/非生长界面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郭全友,朱彦祺,姜朝军,李保国. 2020

[9]底物和环境因子对鱼源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朱琳,郭全友. 2021

[10]应用浊度法快速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 张书文,刘鹭,李红娟,崔文明,孙琦,陈建行,吕加平. 2013

[11]常温条件下白鱼中特定腐败菌的鉴定. 夏秀东,刘小莉,王英,李莹,黄自苏,贾洋洋,董明盛,周剑忠. 2016

[12]淡腌黄鱼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初步研究. 别春彦,杨宪时. 2006

[13]正交试验优化比浊条件及植株全硫分析. 蔡顺香,颜明娟,林诚,李清华. 2006

[14]利用发光酶基因标记技术研究巨大芽胞杆菌在小麦根际的定殖. 刘健,李俊,姜昕,徐玲玫,樊蕙,葛诚. 2001

[15]分光光度计法在甘蔗白条病致病菌菌液浓度测定上的应用. 孔春艳,毛钧,刘新龙,林秀琴,魏春燕,徐超华,李旭娟,刘洪博,李纯佳,陆鑫. 2022

[16]平板计数法测定传统发酵樱菜中乳酸菌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刘笑笑,李胜男,樊慧梅,魏春雁. 2021

[17]托盘包装鲟鱼中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的生长动力学及货架期预测. 桂萌,章志超,刘恩歧,李平兰. 2016

[18]生物保鲜剂对鱼类腐败菌抑菌效果比较及抑菌机理研究. 蒋慧亮,李学英,杨宪时,迟海. 2012

[19]pH、水分活度和NaCl对腐败希瓦氏菌生长/非生长界限及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修艳辉,郭全友,姜朝军. 2016

[20]鱼源腐败希瓦氏菌碳源利用及动力学分析. 修艳辉,郭全友,韩承义,陈庆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