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辛庆国
作者: 辛庆国;刘录祥;于元杰;郭会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育种;离子注入;诱变机理;生物效应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79-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离子注入是一种新的诱变技术,已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离子注入引起变异的诱变机理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体在生理生化、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离子注入技术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新种质创造以及介导外源基因导入等方面的应用做了分析,并对离子注入改良小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能区重离子束在小麦育种上的比较研究. 颉红梅,卫增泉,张金莲,韩光武,李文建,周光明,高清祥,黄涛,李强,党秉荣,王菊芳,蔡喜臣,何静. 1998
[2]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I、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3]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1
[4]离子束注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于松保,邓国富,秦纲. 2003
[5]放射性~7Be离子束注入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郑企成,张维强,姜卫华,郑兴耘,杨俊诚. 1995
[6]低能离子的生物效应及在植物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常凤启,朱至清. 2004
[7]水稻航天诱变育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李东芳,倪丕冲,沈桂芳. 2004
[8]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解继红,徐柱,李临航,马玉宝,任卫波,朝格吉乐,田洁. 2007
[9]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庞伯良,谭林. 2006
[10]玉米施磷肥的生物效应. 边秀芝,盖嘉慧,郭金瑞,阎孝贡,任军,赵金宝. 2008
[11]柞蚕叶白水软化病研究:Ⅲ.蚕得乐对柞蚕生物效应的研究. 吴佩玉,魏成贵. 1996
[12]杀虫剂fluralaner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韩召军,唐涛. 2015
[13]质子,同步辐射(超软x)和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效应研究. 唐掌雄,巩玲华. 1997
[14]不同农药施用量对贵州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 芶久兰,张萌,何佳芳,陈龙,魏全全,秦松,徐永康,张荣华. 2021
[15]香蕉抗(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效应. 甘林,代玉立,杨秀娟,杜宜新,石妞妞,阮宏椿,陈福如. 2020
[16]茶与健康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陈宗懋. 2019
[17]细菌尿素酶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赵圣国,王加启,卜登攀,刘开朗,魏宏阳,周凌云,李发弟. 2008
[18]土壤射频消毒技术试验. 张学进,金永奎,张玲,薛新宇,蔡晨,秦维彩. 2018
[19]重离子注入与贯穿对作物种子萌发力的影响. 颉红梅,卫增泉,李文建,李强,党秉荣,韩光武,张金莲,胡钺. 1994
[20]大豆多肽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物效应的影响.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苏俊.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小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产业;科技创新;科技研发;发展现状;展望
-
中药材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作者:朋冬琴;刘录祥;郭会君;李玉婷;栗孟飞;郭欣慰;魏建和
关键词:辐射诱变;中药材;育种;安全性;诱变效应;变异;次生代谢
-
锂离子束辐照小麦诱发DNA损伤与特异基因调控网络解析
作者:杜国锋;谢永盾;郭会君;熊宏春;古佳玉;赵林姝;赵世荣;丁玉萍;隋丽;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锂(~7Li)离子束;伽马射线(γ);DNA损伤;转录组
-
小麦矮秆突变体je0098的遗传分析与其矮秆基因定位
作者:付美玉;熊宏春;周春云;郭会君;谢永盾;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丁玉萍;徐延浩;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株高;矮秆基因;BSA;分子标记
-
小麦直立叶突变体MtHS29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范小锋;古佳玉;赵明辉;赵林姝;郭会君;熊宏春;谢永盾;赵世荣;丁玉萍;乔文臣;徐延浩;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突变体;转录组分析;叶片直立
-
抓住了种子 就抓住了粮食安全的关键
作者:刘录祥
关键词:
-
小麦新品种陕农33的遗传构成分析
作者:吴胜男;李英壮;王娜;刘录祥;谢彦周;王成社
关键词:陕农33;遗传贡献;55K芯片;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