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细胞化学特征及吞噬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柳兰

作者: 赵柳兰;蒲粟;杨淞;杨黎;李胜杰;王艳;杜宗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细胞化学;吞噬作用

期刊名称: 四川动物

ISSN: 1000-7083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1 期

页码: 69-75+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染色特征和吞噬作用的研究,为大口黑鲈免疫学研究积累资料。Wright's染色表明: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外周血中成熟红细胞最多,占血细胞总数的98.12%,其次为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占白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60.92%和22.99%;单核细胞最大,大小为(9.89±0.70)μm×(8.72±0.68)μm;小淋巴细胞最小,大小为(3.88±0.46)μm×(3.48±0.40)μm。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的免疫相关酶ACP、AKP、PO、POX及细胞成分PAS反应、SBB染色的结果表明,所有红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阴性,不同白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特征存在差异。其中所有白细胞的AKP、POX染色均呈阴性,PAS反应均呈阳性,除Ⅱ型粒细胞外所有白细胞的PO、ACP染色均呈阳性,除单核细胞外所有白细胞的SBB染色均呈阳性。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吞噬酵母菌的实验表明,红细胞能够吞噬酵母菌,其吞噬率为(15.70±1.07)%,也观察到部分白细胞吞噬酵母的现象。PO和ACP及脂类和糖类可能是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吞噬作用的重要酶类和能量来源。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显微及超微结构比较. 陆绍霞,张春雷,王常安,刘洋,韩世成,刘红柏. 2021

[2]波纹唇鱼血细胞显微结构和血液生化指标. 廖光勇,区又君,李加儿. 2011

[3]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细胞化学观察. 陈文华,郑企成,唐选明,朱耀兰,付仓生,郝宏京. 1993

[4]慢性氟中毒家兔肝肾碱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曲连东,滕国麟,褚桂芳. 1993

[5]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冯旭祥,孙福在,回文广,张卉. 2002

[6]一株孔雀石绿脱色菌Exiguobacteriumsp.LAM0822的分离及其脱色特性研究. 王彦伟,王慧敏,陈鑫,刘艳伟,陈小蓉,孔德龙,阮志勇. 2013

[7]新狼山鸡和固始鸡部分抗病力相关遗传因子的初步研究. 耿拓宇,张学余,顾志良,陆俊贤. 1999

[8]毛蚶血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吞噬性能研究. 刘志鸿,张士璀,杨爱国,杜方勇,周丽青,王清印. 2003

[9]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及其毒液对小菜蛾幼虫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黄芳,时敏,陈学新,章金明. 2011

[10]魁蚶血细胞分类及其免疫功能的初步分析. 周丽青,杨爱国,王清,刘志鸿,吴彪,田吉腾,严加坤,吕振明. 2013

[11]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 杜国玉,吴锦艳,曹小安,李玲霞,冯倩,尹双辉,周建华,刘永杰,尚佑军,刘湘涛,刘永生. 2019

[12]小花碱茅根适应盐胁迫的显微结构研究. 朱宇旌,张勇,胡自治,阎顺国. 2001

[13]小花碱茅茎适应盐胁迫的显微结构研究. 朱宇旌,张勇,胡自治,阎顺国. 2000

[14]小花碱茅叶适应盐胁迫的显微结构研究. 朱宇旌,张勇,胡自治,阎顺国. 2001

[15]杜鹃兰菌根结构显微观察初报. 黄永会,朱国胜,刘作易,毛堂芬. 2007

[16]7种动物纤维的性质特点及其显微结构. 李维红,高雅琴,梁丽娜,杜天庆. 2009

[17]杂草果实的冰冻切片技术. 李儒海,强胜. 2010

[18]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禽肉重组火腿物性的影响. 陈洁,张科,杜金平,吴艳,汪兰,汪超,倪学文,姜发堂. 2010

[19]武陵源茶树种质资源形态及显微结构研究. 向芬,刘振,康彦凯,刘红艳,李维,丁超英,张艺,曾振,周凌云. 2016

[20]蔗渣碱法造纸黑液回收木质素的结构及其燃烧特性. 李秉正,杜芳黎,冼学权,黄华林,唐培朵.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