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恢复系湘农恢887与小粒型不育系混播制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军

作者: 陈晓军;李凡;周杰强;张桂莲;唐文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恢复系;湘农恢887;小粒型不育系;混播制种;产量;杂交种纯度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4 年 39 卷 002 期

页码: 68-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制约了杂交水稻持续发展.为降低制种成本,实现制种轻简机械化,以恢复系湘农恢887为父本,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34S、梁2329S、展998S为母本,从父母本粒型、播始历期、异交习性、混播比例、产量性状、混收后机械分选等方面对湘农恢887与小粒型不育系的混播制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湘农恢887与3个小粒型不育系混播制种花期相遇稳定,湘农恢887表现为花时晚、散粉集中且花粉量充足,小粒型不育系均表现花期长、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成熟期混收父母本种子通过机械分选,其杂交种纯度在99.79%以上.卓234S/湘农恢887、梁2329S/湘农恢887、展998S/湘农恢887的父本混播粒比为3.5%时,混播制种产量分别为3.385、3.142、3.013 t/hm2,分别比以传统方式制种增产20.2%、16.1%、11.1%.因此,湘农恢887与小粒型不育系配制的组合适合杂交水稻轻简机械化混播制种.

分类号: S511.03%S339

  • 相关文献

[1]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的高产特征. 刘慧敏,周杰强,胡远艺,田妍,雷斌,李建武,魏中伟,唐文帮. 2024

[2]杂交水稻新组合混制1号制种田苯达松残留分析. 王云生,孙明娜,周俊峰,张德文,朱启升,杨剑波. 2009

[3]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朱启升. 2004

[4]'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 2021

[5]适宜机械化混播制种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新混优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德文,宋少杰. 2024

[6]适于混播制种的水稻隐性红颖资源RG-1的发现及其特征特性研究. 许可,袁定阳,谭炎宁,段美娟. 2018

[7]无蜡粉标记不育株对油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 李艳花,黄华磊,周燕,肖长明,刘涛,石有明. 2018

[8]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9]高配合力恢复系R894的选育及应用. 伍祥,陈文强,石邦志,周乐良,王丽丽,张上都. 2011

[10]重穗型水稻恢复系黔恢35的选育及应用. 张大双,彭强,吴建强,宫彦龙,张习春,王忠妮,李佳丽,朱速松. 2019

[11]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黔恢785的选育与应用. 甘雨,黄宗洪,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4

[12]辐射改良杂交水稻恢复系的研究与应用. 唐传道. 1992

[13]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785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潘建惠,杨占烈,甘雨. 2011

[14]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的选育. 黄宗洪,甘雨,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惠,郭惠. 2013

[15]耐寒水稻恢复系Q568的选育及其特性. 周乐良,陈文强,汤鸿钧,伍祥,石帮志,姜萍,黄永兴. 2007

[16]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的选育与利用. 张安宁,李明寿,王飞名,刘国兰,余新桥. 2013

[17]优质水稻恢复系R12的选育. . 2009

[18]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王昌华,张燕之,华泽田,徐正进,郑文静,赵家铭,刘欣,王辉,周毓珩. 2009

[19]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谭震波,况浩池,阴国大,陈国良,左永树,赵甘霖. 1993

[20]高配合力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602的选育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