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调控对晚播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阿康

作者: 刘阿康;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马瑞琦;高甜甜;王玉娇;阚茗溪;赵广才;常旭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晚播;小麦;覆膜;氮肥;产量;氮素利用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16-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冬小麦因播期推迟造成产量损失的问题,以2个不同分蘖能力的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和航麦501为供试材料,研究苗期覆膜和补施氮肥对晚播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播期:10月5日适期播种(S0,对照)、10月15日适当晚播(S1)和10月25日过晚播(S2)。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产量逐渐降低。晚播条件下,苗期覆膜和补施氮肥可调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农艺性状、茎蘖生长、成穗率以及氮素的吸收利用。综合而言,晚播条件下,覆膜和补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及冬前群体数量;同时,覆膜可显著提高2个品种晚播条件下的分蘖成穗率和过晚播条件下的植株氮素积累量(PNA)及氮肥偏生产力(PFP),增幅分别为46.4%~89.1%、12.7%~26.5%和19.5%~20.1%;补施氮肥在过晚播条件下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增幅为18.5%~34.7%。2种调控措施均有利于增加晚播小麦产量,增幅达1.4%~19.5%。但不同分蘖力的小麦对2种调控措施的响应存在差异。综合考虑产量及氮素利用等各方面因素,在晚播条件下,相比于补施氮肥,苗期覆膜更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产量,弥补晚播造成的产量损失,但在实际操作和节约生产成本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氮素精准管理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升东,毕香君,韩伟,王宗帅,冯波,王法宏,司纪升,石军萍. 2020

[2]限水灌溉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 李世娟,周殿玺,李建民. 2001

[3]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12

[4]小麦--土壤系统氮肥转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赵俊晔,于振文. 2006

[5]氮钙互作对花生氮素利用及钙素积累的影响. 尤召阳,王建国,刘颖,闫振辉,张佳蕾,万书波. 2024

[6]前期控氮对夏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彩彩,陶洪斌,王璞,戴明宏. 2010

[7]氮肥用量对两种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周培禄,任红,齐华,赵明,李从锋. 2016

[8]氮肥用量对两种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周培禄,任红,齐华,赵明,李从锋. 2017

[9]小麦——土壤系统氮肥转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赵俊晔,于振文. 2006

[10]春播覆膜大豆模式化栽培研究. 曹雄,王鹏冬,郭淑兰. 2002

[11]小麦晚播和有机肥替代氮肥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沈煜洋,赖宁,范贵强,崔燕华,杨红,来汉林,林敏,雷钧杰,李广阔,高海峰. 2023

[12]小麦晚播高产栽培逐艺措施组合研究. 黄树梅,闫广礼. 1998

[13]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4]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施氮量对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张洁梅,何方,张玉亭,王喆,王越,韩伟锋. 2016

[15]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6]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潘晓莹,张洁梅,王越,韩伟锋. 2015

[17]施氮量与追肥时期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陆成彬,张伯桥,高德荣,范金平,程顺和. 2006

[18]氮肥运筹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明明,董召娣,易媛,张明伟,李银银,代丹丹,刘立伟,朱新开,郭文善. 2014

[19]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宁麦1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金保,杨学明,马鸿翔,张平平,姚国才,张鹏,任丽娟. 2010

[20]氮肥施用量对攀西地区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吴永成,杨世民,汤永禄,袁继超,谢力,谢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