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迁

作者: 范佳;孙京瑞;王满囷;Frederic Francis;陈巨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内共生菌;共生关系;功能;互作机理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6 期

页码: 881-8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与其体内的共生菌建立了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昆虫内共生菌不仅能调控宿主昆虫的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还能协助昆虫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提高昆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及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因此,内共生菌是宿主昆虫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共生菌在宿主昆虫和寄主植物中的原位功能不断被挖掘,通过对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模型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昆虫内共生菌与昆虫、植物的互作机理,加深对昆虫适应性机制的理解并推进新型害虫防控和靶标技术的研发。本文就昆虫内共生菌的起源、特点、分布和传递,昆虫内共生菌在昆虫-植物-环境互作中的作用,以及昆虫内共生菌研究的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昆虫内共生菌介导的防御效应及昆虫适应性机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丁酸梭菌与动物肠道互作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倩,朱琪,晏凯,梁东梅,杨卓婧,乔家运. 2018

[2]尖孢镰刀菌与寄主互作机理研究进展. 裴月令,曾凡云,彭军,龙海波,郭建荣. 2014

[3]桔小实蝇寄主选择性的研究与应用. 胡菡青,韦晓霞,蔡子坚,吴如健. 2007

[4]昆虫内共生菌及其传病毒相关GroEL蛋白.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 2004

[5]昆虫内共生菌及其传病毒相关GroEL蛋白.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 2004

[6]满江红-满江红鱼腥藻在营养生长期共生关系的扫描电镜观察. 郑伟文,林亦瀚,陆培基,刘中柱,黄进华. 1987

[7]瘤菌根菌对铁皮石斛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共生关系的研究. 王伟英,邹晖,戴艺民,林江波. 2020

[8]满江红大孢子果萌发与成苗期间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郑伟文,林永辉,林亦瀚,陆培基,刘中柱,黄进华. 1990

[9]满江红孢子果形成期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郑伟文,林永辉,陆培基,刘中柱,黄进华. 1988

[10]猪苓的研究进展. 戚淑威,赵琪,程远辉,侯志江,和琼姬,徐中志. 2011

[11]昆虫内共生菌研究概况.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 2005

[12]一种袋栽黑木耳共生菌的鉴定及其共生效应初步研究. 宋婷婷,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冯伟林,沈颖越. 2014

[13]蜜环菌和天麻共生营养关系的放射性自显影研究. 兰进,徐锦堂,李京淑. 1994

[14]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刘光清,云涛,倪征,张玉颖. 2006

[15]浅谈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谭代容,璩树玉,张生. 2009

[16]γ-氨基丁酸降压机理研究进展. 潘科,冉登培,沈强,罗显扬,郑文佳. 2013

[17]ADP核糖基化因子的结构及其功能机制. 王磊,宿红艳,王昌留,穆春华. 2007

[18]农业科研单位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意义及思考. 杨明媚. 2015

[19]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浅析. 张义强,杨义成. 2008

[20]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钟理,杨春燕,吴佳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