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进展(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新华
作者: 王新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甜)椒;雄性不育;杂种生产
期刊名称: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1993 年 S4 期
页码: 123-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综述了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结果,包括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遗传方式与来源;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生化研究与败育机理;环境条件对雄性不育的影响以及雄性不育在杂种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分布.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7
[2]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及制种技术研究.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2001
[3]辣(甜)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研究进展. 吴小丽,王述彬,曹碚生. 2006
[4]辣(甜)椒抗病毒病材料的鉴定与评价. 何清. 2000
[5]辣(甜)椒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 詹筠. 1992
[6]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6
[7]中国辣(甜)椒雄性不育选育和应用研究. 钱芝龙. 2002
[8]早春设施栽培辣(甜)椒引种试验初报. 杨大强,张忠新,王述彬,张朝阳,李浩宇,杨忠星. 2013
[9]低温胁迫对辣(甜)椒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钱芝龙,丁犁平,曹寿椿. 1994
[10]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2002
[11]辣(甜)椒根结线虫的危害、防治和抗病育种. 黄三文,张宝玺,郭家珍,杨桂梅,朱德蔚. 2000
[12]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聚合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抗性基因(L4)及马铃薯Y病毒抗性基因(Pvr4)的甜椒自交系. 于海龙,王立浩,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 2021
[13]南方设施大棚辣(甜)椒套种苦瓜栽培模式. 李大忠,陈锋. 2014
[14]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5]犏牛及其亲本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DNA甲基化状态差异分析. 刘振山,李齐发,张庆波,屈旭光,董丽艳. 2009
[16]水萝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张丽,沈向群,宫国义. 2000
[17]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8]人工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吕秋实,张辉,斯钦巴特尔,贾霄云,高凤云. 2011
[19]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内2499”的选育. 赵尚敏,白晨,张惠忠,牛素清,李晓东,付增娟,鄂圆圆. 2014
[20]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刘利华,周天理.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刘坤雨;高圆丽;王妍蓉;王新华;吴娟;董宇恒;李强
关键词:大豆;蒙科豆6号;选育;栽培技术
-
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吴媛媛;王治家;李禹涛;肖发沂;范晶晶;顾甜甜;金雨锡;杨晨;冯静;王燕;王新华
关键词:雪域白鸡;发酵豆粕;复方中药;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
-
海南粟类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唐力琼;林延慧;唐清杰;朱红林;徐靖;王新华;岑新杰;林力;王效宁
关键词:狗尾粟;鸭脚粟;黍;营养;品质
-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2:5家系的籽粒品质性状及其QTL分析
作者:王掌军;许娜丽;王新华;马冬花;杨杰;李清峰;刘彩霞;刘凤楼;亢玲;张双喜
关键词:小麦;杂交后代;家系;品质性状;分子标记;QTL
-
151份大豆种质的CDD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雪娇;苏二虎;李强;赵晓宇;陈强;贾利敏;王新华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CDDP;遗传多样性
-
阿勒泰羊Fsp27基因5'UTR区g.16767667位点G>A突变与其尾脂沉积能力关联性分析
作者:张伟;王世银;高莉;徐梦思;王新华;甘尚权
关键词:绵羊;Fsp27;尾脂;SNP
-
不同施肥水平下多效唑对山栏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王新华;林延慧;王效宁;霍兴;徐靖;朱红林;林昊;唐力琼
关键词:肥料;多效唑;山栏稻;株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