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涛

作者: 冯涛;水梦竹;李雪;宋诗清;庄海宁;张劲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菌;风味;挥发性化合物;非挥发性化合物;调味品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97-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影响食用菌风味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不同加工方式对食用菌风味的影响、食用菌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以及食用菌调味品的开发现状,并对未来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及调味品开发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引领食用菌产业更好地发展。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食用菌风味物质及其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刘培基,崔文甲,王文亮,弓志青,杨正友. 2020

[2]食用菌复合肉味调料加工保藏技术. 郑林用,肖龙泉,李宗堂,王俊丁. 2015

[3]生乳中风味物质特征及来源研究进展. 陈银阁,张养东,李宁,张元庆. 2024

[4]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江津津,梁兰兰,林婉玲,林金莺. 2017

[5]微波消解-HR-CS AAS法测定几种调味品中的微量元素. 张建萍,陈尚龙,刘恩岐,陈华云. 2013

[6]大豆水解蛋白的特胜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赵贵兴,陈霞,孙子重. 2006

[7]辐照对调味品和脱水蔬菜中大肠菌群杀灭效果的研究. 林音,李香玲. 2001

[8]利用~(60)Co-γ辐射杀菌技术生产无防腐剂调味品. 姚远,任大明. 2004

[9]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调味品中7种防腐剂. 杨克勤,韩梅,侯雪,易盛国. 2011

[10]离子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张唐伟,杨乐,余耀斌. 2013

[11]胡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于岚,郝正一,胡晓璐,曹宗喜,曹兵,吴霞. 2020

[12]鲫鱼酶解物复合调味品的造粒工艺研究及电子舌分析. 丁安子,王婧,王小红,熊光权,汪兰. 2018

[13]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14]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15]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7

[16]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17]B型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刘万学,范中南,万方浩,程立生. 2008

[18]风味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与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英文). 于美娟,谭欢,何双,杨慧. 2021

[19]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单杨,李忠海. 2006

[20]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钟思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李璐,卢楚强,陈从贵,邹波.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