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涛
作者: 冯涛;水梦竹;李雪;宋诗清;庄海宁;张劲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菌;风味;挥发性化合物;非挥发性化合物;调味品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97-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影响食用菌风味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不同加工方式对食用菌风味的影响、食用菌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以及食用菌调味品的开发现状,并对未来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及调味品开发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引领食用菌产业更好地发展。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食用菌风味物质及其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刘培基,崔文甲,王文亮,弓志青,杨正友. 2020
[2]食用菌复合肉味调料加工保藏技术. 郑林用,肖龙泉,李宗堂,王俊丁. 2015
[3]生乳中风味物质特征及来源研究进展. 陈银阁,张养东,李宁,张元庆. 2024
[4]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江津津,梁兰兰,林婉玲,林金莺. 2017
[5]微波消解-HR-CS AAS法测定几种调味品中的微量元素. 张建萍,陈尚龙,刘恩岐,陈华云. 2013
[6]大豆水解蛋白的特胜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赵贵兴,陈霞,孙子重. 2006
[7]辐照对调味品和脱水蔬菜中大肠菌群杀灭效果的研究. 林音,李香玲. 2001
[8]利用~(60)Co-γ辐射杀菌技术生产无防腐剂调味品. 姚远,任大明. 2004
[9]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调味品中7种防腐剂. 杨克勤,韩梅,侯雪,易盛国. 2011
[10]离子色谱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张唐伟,杨乐,余耀斌. 2013
[11]胡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于岚,郝正一,胡晓璐,曹宗喜,曹兵,吴霞. 2020
[12]鲫鱼酶解物复合调味品的造粒工艺研究及电子舌分析. 丁安子,王婧,王小红,熊光权,汪兰. 2018
[13]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14]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15]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7
[16]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17]B型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刘万学,范中南,万方浩,程立生. 2008
[18]风味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与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英文). 于美娟,谭欢,何双,杨慧. 2021
[19]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单杨,李忠海. 2006
[20]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钟思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李璐,卢楚强,陈从贵,邹波.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作者: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张蕴薇
关键词: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
催化热解-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调理剂中汞
作者:柴玮玮;李雪;何倩丽;石洪玮;王旭;毛雪飞
关键词:催化热解;金汞齐;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调理剂;汞
-
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
作者:李雪;高翔;赵蕾;刘聪;徐乐俊
关键词:水产品消费;食用消费量;大食物观
-
改性甘薯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许晶冰;杨世雄;张玲;高飞虎
关键词:甘薯淀粉;改性方法;结构;应用特性
-
气候变暖对西藏青稞农田氨挥发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雪
关键词:模拟增温;氨挥发;青稞栽培;西藏
-
不同预处理对荷叶离褶伞水提残渣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作者:罗羽;刘利平;冯杰;姜斯琪;张劲松;郭庆彬;刘艳芳
关键词:荷叶离褶伞;水提残渣多糖;挤压膨化;蒸汽爆破;理化性质;免疫活性
-
松杉灵芝发酵菌丝体中的三萜化合物
作者:郭晓宇;程池露;滕李铭;员瑗;张劲松;潘新华;潘峰;戴玉成;冯娜
关键词:松杉灵芝;液体发酵;次生代谢产物;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