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的应用——以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庆丰

作者: 宋庆丰;王雪松;王晓燕;牛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评估;退耕还林;辽宁

期刊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ISSN: 1672-3007

年卷期: 2015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111-1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对同一生态单元同一目标林分类型中没有生态监测数据的林分进行准确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以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491.94亿元,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6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占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6.84%和26.30%。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修订和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确核算提供参考。

分类号: S718.56

  • 相关文献

[1]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秦景,贺康宁,刘硕,郑佳丽,王占林. 2010

[2]贵州山区退耕还柞林养蚕模式的可行性初探. 冯世华. 2011

[3]桦甸市退耕还林地套种灰苏子栽培技术. 张文君,方向前,王瑞荣,乔志一,丁绍文,钟彦涛,滕占春. 2015

[4]退耕还林工程中保水剂应用造林成本分析. 陈宝玉,王志彬,张岩,张卫强,王洪君. 2009

[5]平安县退耕还林后农村能源情况调查报告. 陈武生,刘学琴. 2004

[6]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紫檀,潘志华,安萍莉,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 2008

[7]石漠化区退耕植桑地土壤养分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邢丹,肖玖军,王晓红,张芳,韩世玉,罗朝斌. 2018

[8]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景观功能评价. 段媛媛,何俊皓,李涛,卜崇峰,郝文芳. 2018

[9]蒙自市冷泉镇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罗正宏,唐辉,张玉林. 2019

[10]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研究-以吕梁市、临汾市为例. 李惠,任红燕,秦作霞,张彦钰. 2019

[11]临县侯家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 吴俊华,贺鸿雁,殷海善. 2019

[12]高寒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人工林形质评价. 宋铮,余庭龙,朱春云,李海佳,邓磊. 2020

[13]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 2014

[14]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韩磊,郑佳丽,贺康宁,郑国强,王占林. 2009

[15]资兴市退耕还林的实践与思考. 朱雅玲. 2006

[16]退耕还林过程中旱地-林地景观梯度时空变化分析-以西北旱区陕西耀州为例. 陈学渊,张春英,韩晓静,吴永常. 2021

[17]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养分动态关系. 李贤伟,陈治谏,王海娥. 2006

[18]农户视角下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吕梁市和临汾市农户调查. 任红燕,李惠,邢虹娟,马慧敏. 2019

[19]试论退耕还林中对坡度标准的界定. 汪亚峰,李茂松,卢玉东,罗春燕. 2004

[20]退耕还林背景下桑蚕茧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分析. 宋长鸣,胡兴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