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及互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卫东

作者: 曹卫东;贾继增;金继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绿素;供氮水平;RFLP标记;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04 年 10 卷 05 期

页码: 473-4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小麦近缘物种硬粒小麦和节节麦发展而来的W7984和现代栽培种Opata 85作亲本,通过一粒传而获得F7重组近交系(RIL)群体。对该群体的111个株系分别在正常供应氮素(N 4.0mmol/L)和低氮胁迫(N 0.4mmol/L)两种情况下进行培养,4周后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根据该群体而构建的遗传图谱包括覆盖整个染色体组的918个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应用这些标记,研究了两种供氮情况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及基因间互作。结果表明,在氮素正常供应情况下,有7个与叶绿素含量有关的QTL,变异解释率在4.30%~13.45%,亲本双方对于叶绿素含量的贡献基本一致;在氮素胁迫下,有9个QTL与叶绿素含量有关,变异解释率在4.04%~11.73%,亲本W7984.对于叶绿素含量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表明小麦近缘物种在低氮胁迫下对于叶绿素含量有重要贡献;且低氮胁迫下,叶绿素含量还受基因间上位效应的影响。氮素正常供应时有1个位点(位于2B染色体上)、低氮胁迫下有2个位点(位于3A和3B染色体上)同时影响小麦干物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而且此3个位点的效应都来自亲本W7984。这一发现表明,小麦干物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的基因位点及其交互作用. 曹卫东,贾继增,金继运. 2001

[2]基于昌7-2导入系发掘干旱胁迫下玉米产量相关QTL位点. 李晶晶,王利锋,马娟,曹言勇,王浩,王丽艳,贾腾蛟,董春林,李会勇. 2019

[3]水稻农艺性状QTL定位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综述). 毛传澡,程式华. 1999

[4]蚕豆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和QTL定位及抗逆性研究进展. 王海飞,宗绪晓. 2011

[5]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尚莉,武继承,管秀娟,程俊. 2009

[6]不同灌水方式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7]渍水寡照及协同作用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敏,林聃,石春林,孙彬,宣守丽,薛昌颖. 2021

[8]小麦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反射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吴朝阳,牛铮,汤泉,黄文江. 2009

[9]小麦幼苗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许兰杰,余永亮,程星,李伟,杨红旗,梁慧珍. 2015

[10]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综述. 杨程,闫歌,杜思梦,李向东. 2021

[11]小麦基因型衡9966与亲本及近缘品种叶绿素组分分析. 时丽冉,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孙书娈,孟祥海,李丁,李强,魏建伟,白丽容,赵凤梧. 2017

[12]施磷对限水灌溉小麦根冠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关军锋,李广敏. 2004

[13]小麦苗期生物量和光合参数响应光强的遗传分析. 李宏伟,王贵,郑琪,李滨,景蕊莲,李振声. 2015

[14]条锈菌侵染对小麦慢锈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秦丽萍,金明安,骆慧生,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 2004

[15]不同冬小麦品种氮效率及其生理差异的研究. 柴彦君,袁家富,熊又升,黄丽,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2011

[16]黄淮地区小麦旗叶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及光谱吸收. 潘幸来,高两省,潘前颖,张冬梅,史引红. 2000

[17]小麦开花及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王治斌,周强,陶军,任勇,何员江. 2017

[18]基于成像高光谱的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研究. 牛鲁燕,孙家波,刘延忠,张晓艳. 2016

[19]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牛巧龙,曹高燚,万鹏,方明,赖欣,张贵龙,李洁,向春阳. 2017

[20]不同温度下圆叶决明降解过程红壤可溶性氮及氮水解酶动态变化研究. 钟珍梅,游小凤,翁伯琦,邢世和,应朝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