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艳春

作者: 李艳春;汪航;李兆伟;叶菁;王义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土壤;酸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质炭;石灰;有机肥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5 期

页码: 661-6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园土壤酸化是制约茶树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几种措施对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期为茶园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7个处理:全量化肥(常规施肥,NPK)、全量化肥+10 t?hm-2生物质炭(NPK+BC10)、有机肥替代50%化肥(OM50)、有机肥替代50%化肥+2 t?hm-2生石灰(OM50+Lime)、有机肥替代50%化肥+10 t?hm-2生物质炭(OM50+BC10)、有机肥替代50%化肥+20 t?hm-2生物质炭(OM50+BC20)、有机肥替代50%化肥+40 t?hm-2生物质炭(OM50+BC40).连续施用2年后,对茶园土壤酸度、养分和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与NPK相比,OM50+Lime、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土壤pH分别显著提高1.10、0.49和0.68,盐基饱和度分别显著提高114.01%、55.92%和58.62%.OM50+BC1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NPK处理显著增加了29.68%、41.04%和59.37%.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OM5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比NP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40.27%、44.77%和41.77%.NPK+BC10、OM50+BC1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一性.OM50+BC1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显著降低了真菌/细菌比例,表明这3个处理短期内增加了红壤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但OM50+Lime处理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表明施用生石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受到的环境胁迫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总之,OM50+Lime、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对酸化茶园土壤有较好的改良效果,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性质方面的改良效果更佳.综合考虑改良效应及成本,OM50+BC20为最佳改良方案.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红壤酸化及石灰改良影响冬小麦根际土壤钾的有效性. 梅旭阳,高菊生,杨学云,黄晶,蔡泽江,李冬初,王伯仁,柳开楼,徐明岗,张会民. 2016

[2]石灰用量对酸化稻田土壤酸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现荣,范存敏,吴萍萍,王静,李帆,李敏. 2023

[3]生物炭对茶园土壤酸性和土壤元素有效性的调节作用. 李荣林,黄继超,黄欣卫,黄东华. 2012

[4]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肥力和酸度的影响.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吴一群. 2019

[5]生物质炭和微生物菌肥对酸化黄褐土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吕金岭,李太魁,寇长林. 2021

[6]调节茶园土壤pH对其土著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王世强,胡长玉,程东华,廖万有,李娜,陈玲,房江育. 2011

[7]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吸附特性的影响. 孙永红,王文娇,赵征宇,蔡葵,赵明. 2017

[8]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孙贇,Muhammad Shaaban,何志龙,张水清,林杉. 2017

[9]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性状研究. 韩沛华,闵炬,诸海焘,施卫明. 2020

[10]氮肥有机替减对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郑盛华,万柯均,陈尚洪,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刘定辉. 2021

[11]大豆与海藻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褚德朋,陈芊如,邰振益,赵福彬,张鑫,张广雨,尹绍静,杜本林,贾海江,尚宪超,ILYAS Naila,尤祥伟,黄崇峻,李义强. 2021

[12]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赓,李小坤,鲁剑巍,汪金平,熊又升,吴礼树,任涛,张智. 2014

[13]白浆土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土壤酶活性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韩旭东,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贾会彬,邹洪涛. 2017

[14]有机肥、石灰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亚男,马海洋,张江周,冼皑敏,石伟琦. 2015

[15]石灰和有机肥对芒果园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芒果品质的影响. 罗玲,潘宏兵,钟奇,杜邦,李贵利,刘伟. 2021

[16]有机肥与石灰配施对华南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黄建凤,吴腾飞,叶芳,张木,逄玉万,吴昭云,肖勇,吴永沛,付弘婷,李苹. 2024

[17]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梁栋,周巧林,张辉,马洪波,宁运旺,张永春,徐聪,焦加国,汪吉东. 2024

[18]黑龙江省耕地黑土酸化的治理措施研究. 张喜林,周宝库,孙磊,高中超,袁恒翼. 2008

[19]不同酸性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品质的影响. 柴有忠,张圆圆,马军伟,俞巧钢,孙万春,叶静,林辉,王峰,何新华. 2021

[20]桃园酸化土壤综合改良技术效果研究. 蒋红国,金军,谢鋆韬,张斌斌,王国宇,刘建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