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抗白粉病新基因普通小麦-黑麦1R二体异附加系的遗传学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金华

作者: 吴金华;王新茹;王长有;王秋英;吉万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奥地利黑麦;多小穗;基因组原位杂交;Giemsa-C分带;SCAR标记;异附加系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1 期

页码: 153-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黑麦(Secale cereale)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鉴定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奥地利黑麦杂交后代选育的抗白粉病品系N9436-1的黑麦遗传物质,对其进行了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iemsa-C分带、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以及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结果表明,N9436-1形态学和细胞学稳定,2n=44=22Ⅱ,对白粉病免疫,携带奥地利黑麦的多小穗性状。以奥地利黑麦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及Giemsa C-分带显示,N9436-1含有2条奥地利黑麦的1R染色体,SCAR标记鉴定及A-PAGE分析进一步证实N9436-1携带有黑麦遗传物质,表明N9436-1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不同于Pm8和Pm17,是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可作为白粉病抗源用于小麦抗病育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普通小麦-奥地利黑麦抗条锈病衍生系NR1121的鉴定. 曾兴权,王长有,刘新伦,吉万全. 2010

[2]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Z4的外源染色质的分子标记. 高海波,陈孝,陈明,徐兆师,李连城,马有志. 2005

[3]多小穗小麦新种质86-1幼穗发育遗传分析. 张庆玉,王芬,李金秀,杨武云. 2002

[4]普通小麦分枝穗发育遗传研究. 黄钢,颜济. 1990

[5]小偃麦部分双二部体及其异附加系异源染色体的GISH分析. 吉万全,张学勇. 1999

[6]2个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GISH鉴定. 张晓军,畅志坚,阎晓涛,詹海仙,李欣. 2011

[7]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2n=14)与普通小麦间的多态性及E组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刘树兵,贾继增,王洪刚,孔令让,周荣华. 1998

[8]抗黄矮病普通小麦偃麦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的选育和鉴定. 武东亮,辛志勇,陈孝,徐惠君,马有志,张增艳. 1999

[9]抗白粉病小麦—黑麦染色体异附加系的选育. 刘四新,辛志勇. 1993

[10]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王桂香,严红,曾兴莹,盛小光,唐宇,韩硕,宗梅,陆坤,刘凡. 2011

[11]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生化与分子标记. 胡英考,辛志勇,陈孝. 2002

[12]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 张晓军,畅志坚,张名昌,詹海仙,阎晓涛. 2009

[13]2个抗白粉病小堰麦异附加系的GISH鉴定. 张晓军,畅志坚,阎晓涛,詹海仙,李欣. 2011

[14]普通小麦—顶芒山羊草异源附加系的创建和鉴定——Ⅰ. 小麦花药培养对创建普通小麦—顶芒山羊草异源附加系的作用. 翁跃进,董玉琛. 1995

[15]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生化与分子标记. 胡英考,辛志勇,陈孝. 2002

[16]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小麦-黑麦6R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安调过,郑琪,罗巧玲,马朋涛,张宏霞,李立会,韩方普,许红星,许云峰. 2015

[17]小冰麦异附加系列Ⅱ的同工酶鉴定. 梁涛,杜振华,黄慧宇. 1990

[18]应用原位杂交及RAPD技术标记抗黄矮病小麦一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 徐琼芳,马有志,辛志勇,陈孝,林志珊. 1999

[19]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小冰麦异附加系TAI-27的变异. 韩方普,张相歧,卜秀玲,何孟元,郝水,马有志,辛志勇. 1998

[20]利用生化及分子标记确定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um, EE. 2n=14)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的部分同源性. 刘树兵,贾继增,王洪刚,孔令让,周荣华.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