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牡丹江19栽培密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振海
作者: 张振海;李新;李国庆;李云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牡丹江19;栽培密度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22-23
摘要: 通过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牡丹江 19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研究表明 :随着密度的降低 ,牡丹江 19的分蘖率提高 ;在不同栽培密度环境中 ,牡丹江 19的穗数、穗粒数、粒重差异明显 ,而谷草比、经济系数趋于稳定 ;牡丹江 19的最佳栽培密度为 10 cm× 2 6 .7cm,产量可达 1.0 5万 kg/ hm2 。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牡丹江19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张振海,李新,李云萍. 2000
[2]栽培密度对辽粳212病害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马亮,高虹,吕桂兰. 2018
[3]栽培密度对大粒香稻瘟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李立江,王勇,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李敏,姬广梅,蒋明金. 2021
[4]不同地力条件下栽培密度对超级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影响. 张艳峰,李冬初,刘淑军,高菊生,秦道珠,蒋小军. 2019
[5]不同施肥量及栽培密度对寒地水稻米质和产量的影响. 高存启,刘宝海,宋福金,于良斌,李贵臣. 2004
[6]氮肥和栽插密度对功能型水稻不同基因型的产量及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 杨树明,曾亚文,方晓东,杜娟,普晓英,杨涛,王雨辰,普正贵. 2009
[7]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栽培密度探讨. 王翠玲. 2014
[8]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聂守军. 2007
[9]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适宜密度与施氮量研究. 聂守军. 2007
[10]施肥和密度对水稻粗蛋白质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 2004
[11]氮素及栽培密度影响水稻分蘖动态的机制. 田广丽,周毅,孙博,张瑞卿,周新国,郭世伟. 2018
[12]适宜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新品种绥粳18产量的影响.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 2015
[13]栽培密度对水稻新品种“玉丰”产量构成影响的研究. 张三元,李彻,石玉海,张俊国,杨桂兰,赵劲松. 1997
[14]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食味品质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王贵江,刘宝海. 2004
[15]叶菜用甘薯不同栽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及其食用品质评价. 孟英,唐傲,王立志. 2017
[16]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黔油28号产量的影响. 石梅,杜才富,沈奇,秦信蓉,张敏琴,雷绍林. 2010
[17]‘津优401’在洛阳地区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 李波,韩毅科,杜胜利,魏爱民,刘楠,陈正武. 2015
[18]不同栽培密度对大棚亮剑辣椒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晓梅,王秀芝,苏敏莉,孟令强,曲宝茹,李红光. 2015
[19]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李标,雷尊国,李飞. 2014
[20]贵州不同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对黔油29号产量的影响. 张超,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苏省商品蛋鸭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丹;梁忠;戴有礼;刘向萍;顾华兵;王晓峰;张静;朱静;李婷婷;段炼;李新
关键词:蛋鸭;生产现状;饲养方式;江苏
-
麦类作物蓝粒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艳;姚晓华;姚有华;李新;吴昆仑
关键词:麦类作物;蓝粒性状;品质;遗传;调控机制
-
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的经验、挑战和对策研究-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合作为例
作者:梁信息;李志林;李国庆;王小芳;徐磊磊;魏艳
关键词: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
-
刈割对青稞恢复特性及籽粒和秸秆产量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贺佳奇;白羿雄;姚晓华;姚有华;安立昆;王玉琴;王小萍;李新;崔永梅;吴昆仑
关键词:再生恢复;产量;饲用品质;抗氧化酶;内源激素
-
探究杜仲叶多糖的超声提取优化及透析纯化工艺与抗氧化性能
作者:王润平;李云萍;路小彬;贺银菊;张宏福
关键词:杜仲叶;多糖;超声辅助;BBD;透析;自由基
-
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高产、高光效生产存在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关雅静;张茜;李新;孔德杰
关键词:玉米;品种;密植;高产;高光效;耕作方式
-
电子束低剂量辐照对油炸小龙虾保鲜及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琰;姚建华;李新
关键词:油炸小龙虾;电子束;保鲜;冷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