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产量差与玉米高产设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崇桃

作者: 王崇桃;李少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产量差;高产

期刊名称: 科技导报

ISSN: 1000-7857

年卷期: 2012 年 07 期

页码: 50-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回顾作物产量差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从产量实现的稳定性、群体发育特点、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特征及气候、土壤条件基础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玉米高产纪录田块与农户大田玉米的产量形成特征,设计了缩小高产纪录产量与农户产量差距,实现从小面积高产纪录田块到大面积高产的技术途径与方案。作物产量潜力的实现应是多层次的。产量目标不同,产量差距成因不同,产量潜力实现的限制因素、技术需求结构及增产途径也不同,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目标。理论上阐明了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差距成因的机制,明确了缩小差距的途径与技术对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强筋小麦产量差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翟冬峰,余维宝,崔永升,李豪圣,曹新有,张宾,孔令安,王法宏,李华伟. 2022

[2]主要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栗雨勤,张文英,谢俊良,彭海成,李建兵,卜俊周. 2006

[3]作物高产群体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张宾,赵明,董志强,李建国,陈传永,孙锐. 2007

[4]基础地力对黄壤区粮油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黄兴成,石孝均,李渝,张雅蓉,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7

[5]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潜力及产量差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静,杨晓光,吕硕,刘志娟,李克南,荀欣,刘园,王恩利. 2012

[6]海南临高辣椒主产区产量差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余小兰,杨福锁,蔡卫音,杜公福,戚志强,李晓亮. 2018

[7]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形成机理解析. 韩守威,司纪升,余维宝,孔令安,张宾,王法宏,张海林,赵鑫,李华伟,孟鈺. 2022

[8]不同栽培技术因子对雨养春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差异的影响. 曹玉军,姚凡云,王丹,吕艳杰,刘小丹,王立春,王永军,李从锋. 2020

[9]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格局变化与产量差研究. 陈继康,熊和平. 2019

[10]广东省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郁昌的,魏云霞,何时雨,郑永清,陈冬冬,安飞飞,肖鑫辉. 2017

[11]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研究进展. 刘保花,陈新平,崔振岭,孟庆锋,赵明. 2015

[12]海南岛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韩全辉,陈冬冬,肖鑫辉,安飞飞,薛茂富. 2016

[13]基于农户尺度的木薯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魏云霞,陆昆典,刘翠娟. 2017

[14]北方冬麦区小麦产量潜力及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陶志强,王德梅,杨玉双,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 2018

[15]河北省小麦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效率差分析.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孙彦铭,杨军芳,贾良良. 2018

[16]不同玉米栽培因素组合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量化研究. 梁改梅,池宝亮,王玉国,陈稳良,李娜娜. 2015

[17]主要栽培措施对北方春玉米产量贡献的定量评估. 杨哲,于胜男,高聚林,田甜,孙继颖,魏淑丽,胡树平,李荣发,李从锋,王志刚. 2020

[18]海南临高辣椒主产区产量差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余小兰,杨福锁,蔡卫音,杜公福,戚志强,李晓亮. 2018

[19]安徽稻茬小麦产量差异性与生产限制因子构成解析.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 2020

[20]江淮地区稻–麦周年产量差及其与资源利用关系. 杜祥备,习敏,孔令聪,吴文革,陈金华,许有尊,周永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