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秸秆降解微生物菌剂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旭

作者: 赵旭;王文丽;李娟;呼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温降解;作物秸秆;微生物;秸秆还田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4 年 0 卷 11 期

页码: 5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秸秆的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降解秸秆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低温秸秆降解微生物的选育方法有直接从自然界中筛选、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目前,筛选获得的低温秸秆降解菌株的数量有限,降解秸秆的能力不高,低温条件下菌株的降解机理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综述了低温条件下秸秆降解微生物菌剂的研究进展。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中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朱增勇,聂凤英. 2007

[2]作物秸秆配施生物菌肥对宁南山区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岳自慧,翟汝伟,罗世武,王勇,刘平,张煜明. 2018

[3]利用微生物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英文). 岳寿松,王翠萍,尤升波,游银伟. 2006

[4]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青霞,李美霖,陈喜靖,苏瑶,喻曼,沈阿林. 2020

[5]玉米套作及秸秆还田对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王廷峰,赵密珍,关玲,庞夫花,于红梅,蔡伟建. 2019

[6]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姜珊,李衍素,王娟娟,贺超兴,于贤昌,王君. 2021

[7]培养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裴鹏刚,张均华,朱练峰,禹盛苗,胡志华,金千瑜. 2014

[8]不同载体催腐剂应用于秸秆还田的微生物区系效果研究. 甘炳成,刘本洪. 2010

[9]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效果. 杨振兴,周怀平,关春林,解文艳,车丽. 2013

[10]关于聚丙烯酰胺和秸秆覆盖控制水土流失的研究. 谢立亚,郑娟,李纯乾. 2004

[11]田间生理调控措施对提高农作物秸秆营养品质的作用. 陈君琛,涂杰峰,汤葆莎,汪真,黄勤楼. 1999

[12]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涂杰峰,刘韬,李伟星. 2003

[13]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2010

[14]6种作物秸秆饲草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杨天育,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柴守玺. 2011

[15]西藏牧草和作物秸秆热值研究. 姜文清,周志宇,秦彧,邹丽娜,颜淑云,李晓忠,田发益. 2010

[16]秸秆生物炭及秸秆对大豆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杨倩,李登科,王永斌,李宗兰,李海伟,杜珊珊,沈禹颖. 2016

[17]不同作物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 李淑兰,常明庆,张国治,刘萍. 2014

[18]西藏主要栽培牧草、作物秸秆营养价值评价. 秦彧,周志宇,姜文清,颜淑云,邹丽娜,李晓忠,田发益. 2010

[19]西藏主要作物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类型研究. 秦彧,李晓忠,姜文清,田发益,周志宇,王楠,王桃. 2010

[20]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王同朝,聂胜委,黄晓书,张巧萍,王志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