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野生血芝的驯化栽培及其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自添

作者: 肖自添;何焕清;彭洋洋;刘明;徐江;邱远辉;孙一翡;崔宝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血芝;子实体;多糖;抗氧化;三萜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4 年 06 期

页码: 162-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血芝属是灵芝科真菌的重要类群,研究发现该属真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且部分活性优于多种已被熟知的食药用菌。本研究以5种野生血芝Sanguinoderma spp.为研究对象进行驯化栽培,以期了解其栽培特性和抗氧化活性、探究其开发利用价值。结果显示,5种血芝菌株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在25–30℃之间,子实体从原基发生到采收需要25–38 d不等,乌血芝生长快,孢子粉弹射早,血芝生长最慢,栽培期内未见孢子粉弹射。不同菌株的栽培子实体性状差异显著,菌盖长4.96–12.56 cm,宽3.84–10.76 cm,菌盖颜色灰褐色、灰黑色、黑色和米红色;菌柄长0–10.1 cm不等,菌盖扇形、肾形至近圆形。各菌株一茬生物转化率为6.59%–18.34%,子实体粗多糖含量为1.89%–2.95%,总三萜为0.78%–1.68%。与赤灵芝、紫灵芝、白肉灵芝相比,血芝属菌株抗氧化效果更好,其中血芝、小孔血芝粗多糖溶液、总三萜溶液浓度分别在3 mg/mL、1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0%以上,总抗氧化自由基清除率达28%以上。血芝属真菌生长快,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应用潜力。

分类号: S567.31

  • 相关文献

[1]蛹虫草多糖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张明,何超,邵颖,刘辉,高兆建. 2016

[2]东方栓孔菌子实体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郑义,赵节昌,李勇,张格言,冯佳男. 2016

[3]六种不同树种桑黄有效成分的比较. 齐欣,张峻,陈颖,王昌禄. 2010

[4]牛蒡皮固体发酵杏鲍菇的动力学模型. 姚凤腾,董玉玮. 2020

[5]中药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的活性成分及药效变化. 郭耀辉,罗霞,余梦瑶,郑林用. 2011

[6]不同日常食用加工方法对灵芝中活性成分利用的比较. 冯娜,颜梦秋,王晨光,刘艳芳,张劲松,冯杰,王亚涛,唐庆九. 2017

[7]血芝深层发酵条件优化初探. 郑林用,黄小琴,杨志荣. 2007

[8]赤芝不同生长期的功效品质比较研究. 罗霞,曾瑾,喻春莲,何权,江南. 2010

[9]部分稀土元素对灵芝多糖和三萜类物质液体发酵的影响. 姚强,高兴喜,宫志远,任鹏飞,仇可新,刘岩. 2011

[10]牛樟芝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晶,冯娜,王升陽,林占熺. 2021

[11]部分稀土元素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 姚强,高兴喜,宫志远,游鲁蒙,任鹏飞,刘岩,韩建东,任海霞. 2011

[12]不同产地紫芝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测定分析. 刘艳芳,应一君,唐庆九,韩伟,杨焱,周帅,张忠,冯娜,吴迪,张劲松. 2017

[13]定向采收'沪农灵芝1号'高三萜和水溶性多糖原料研究. 马延梅,周帅,冯娜,刘艳芳,王金艳,唐庆九,韩伟,张劲松. 2023

[14]沪农系列灵芝新品种活性成分及免疫活性对比研究. 师小凡,刘艳芳,唐传红,冯杰,唐庆九,王金艳,韩伟,张劲松. 2023

[15]层迭灵芝子实体的体外抗肿瘤及免疫活性. 刘伟,唐庆九,张光亚,冯娜,韩伟. 2018

[16]白肉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活性成分的比较. 刘艳芳,唐庆九,王金艳,李传华,冯娜,王晨光,唐传红,张劲松. 2021

[17]桦褐孔菌复合饮料配方优化及抗氧化能力评价. 李亚楠,朱蕴兰,陈宏伟,王文斌,方文艳. 2022

[18]不同栽培基质灵芝与不同灵芝菌株活性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彭卫红,黄忠乾,谭伟,甘炳成,刘兰泉. 2014

[19]不同灵芝菌株多糖、三萜化合物比较分析. 黄小琴,曾瑾,许晓燕,江南,罗霞. 2007

[20]破壁时间对灵芝孢子粉中有效成分测定的影响. 严培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