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涌

作者: 马涌;郭建文;袁斌;侯旭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密度;耦合度;农艺指标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6 年 6 卷 11 期

页码: 19-22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主要性状表现,选用‘XY696’、‘同力11号’2个品种,旨在找出玉米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最佳耦合度,制定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品种的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XY696’、‘同力11号’2个品种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设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9万株/hm2、10万株/hm2,旨在确定2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光合速率高;高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光合速率低;2个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在(6万~9万)株/hm2范围内,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正相关,密度达到10万株/hm2时,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现下降趋势。2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为(8万~9万)株/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光温效应的温室小白菜农艺指标动态模拟. 蔡淑芳,吴宝意,廖水兰,刘现,雷锦桂. 2020

[2]绣球菌子实体农艺指标动态模拟及三维重建研究. 黄语燕,王涛,许浩斌,蒲宝山,陈永快. 2024

[3]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累积的影响. 王启璋,张广楠,王丽慧,田洁. 2021

[4]花生高产集约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Ⅰ.春花生覆膜机播效果研究初报. 陈殿绪,孙彦浩,陶寿祥,张礼凤,张建成,赵忠海. 1999

[5]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贾士靖,刘银仓,邢明军. 2008

[6]藏南农牧交错带农牧互作模式下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分析. 许承琪,徐海鹏,金少红,舒朝成,郭正刚. 2018

[7]阴山北麓地区降水特性和作物需水耦合关系分析-以武川县为例. 康文钦,杜磊,于利峰,侯智惠,许洪滔,赵俊利,侯安宏. 2020

[8]福建省乡村旅游与农村区域经济耦合发展分析. 罗莎莎,曾玉荣. 2020

[9]甘肃省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刘锐,邓辉,王翠云. 2020

[10]基于协调度模型的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及经济耦合发展. 程长林,任爱胜,王永春,王国刚,修文彦. 2018

[11]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侯扶江,南志标,肖金玉,常生华. 2002

[12]山西省春玉米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 张祖光,郝卫平,李昊儒,毛丽丽,高翔. 2015

[13]同心县主要农作物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及水分生态适应性研究. 王东清,王峰,郭永忠,杜建民,李浩霞. 2014

[14]湖北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耦合协调分析. 吴照红,李宁辉,马朝红,花文元,冉秦,吴道宁,罗良国. 2021

[15]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分析. 朱殿霄,胡志全. 2015

[16]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7]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8]河套黄灌区内单314玉米高产栽培试验. 杨文耀,郭富国,安玉麟,李荣富,张来厚,刘昌礼,李杰,赵强. 2009

[19]密度对玉米群体产量和产量性能的影响. 侯玉虹. 2017

[20]黔单19号直播条件下最佳适宜密度初探. 蔡汝翠,于学萍,邹军,王竹.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