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病毒病害研究-Ⅱ.芝麻黄花叶病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书军

作者: 杨书军;余子林;许泽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芝麻黄花叶病害;花生条纹病毒

期刊名称: 中国病毒学

ISSN: 1674-0769

年卷期: 1993 年 003 期

页码: 277-283

摘要: 继对芝麻矮化坏死病源研究之后,又对普遍发生的芝麻黄花叶病害分离物(YMO-I)进行了系统鉴定.该分离物普遍存在于各芝麻主产区,普通年份发病率为1~5%.YMO-I侵染芝麻引起叶片褪绿及黄绿相间花叶.摩擦接种能够侵染4科12种(品种)植物.局部侵染苋色藜、昆诺藜;系统侵染大豆、花生、望江南、克氏烟等.该病毒能够由桃蚜、花生蚜、大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进行传播.ELISA检测其病株种子带毒率为0.5%,但尚未发现种生病苗.病毒在组织汁液中存活期3天;钝化温度55~60℃,稀释限点4*10~(-3).提纯病毒为弯曲线状粒体,大小约为13*730NM.并有极易凝聚的趋势.病组织中诱导大量典型PVY第一亚组的风轮形和卷筒状细胞质内含体和少数多边形结晶核内含体.血清学上该病毒与花生条纹病毒(PSTV)、西瓜花叶病毒-2(MMV-2)密切相关,与花生斑驳病毒、大豆花叶病毒弱相关;与芜菁花叶病毒不相关.但它不侵染WMV-2的寄主-黄瓜,并且该病害田间的发生流行与芝麻、花生的间作方式以及PSTV在花生田间的流行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结果,YMO-I分离株被鉴定为花生条纹病毒的一芝麻分离株.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芝麻病毒病害研究——Ⅱ.芝麻黄花叶病病原鉴定. 杨书军,余子林,许泽永. 1993

[2]芝麻品种(系)对花生条纹病毒抗性鉴定. 张宗义,许泽永,陈坤荣,方小平,陈金香. 1993

[3]花生条纹病毒种传研究Ⅱ、种传机制和影响种传因素. 许泽永,张宗义,陈坤荣,陈金香. 1990

[4]花生条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DNA的合成、克隆及全序列测定. 毕玉平,李广存,王秀丽,李杰文,单雷,郭宝太,路艳辉,徐平丽. 1999

[5]双重RT-PCR方法检测花生条纹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 谢宏峰,吴菊香,迟玉成,许曼琳,陈蕾,许婷婷. 2012

[6]Gateway重组系统快速构建花生条纹病毒cp基因反向重复序列载体. 晏立英,许泽永,陈坤荣,Rob Goldbach,Marcel Prins. 2007

[7]几种重要花生病毒研究新进展. 许泽永,陈坤荣,晏立英. 2004

[8]花生条纹病毒种传研究 Ⅱ、种传机制和影响种传因素. 许泽永,张宗义,陈坤荣,陈金香. 1990

[9]芝麻黄花叶病病原的分子鉴定. 晏立英,许泽永,廖伯寿. 2009

[10]花生条纹病毒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种子带毒和田间发病情况研究. 许曼琳,张竹青,吴菊香,张天培,迟玉成,谢宏峰,王磊. 2015

[11]花生条纹病毒(PStV)种传研究——Ⅰ、应用酚联抗原直接色被法检测花生PStV种传特性. 许泽永,陈坤荣,张宗义,陈金香. 1989

[12]利用RNAi介导的抗病性获得抗2种花生病毒的转基因烟草. 晏立英,许泽永,廖伯寿. 2012

[13]我国花生品种资源种子带病毒检测. 许泽永,张宗义,陈坤荣,陈金香,段乃雄. 1990

[14]花生条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李广存,毕玉平,王秀丽,单雷,徐平丽,柳展基,路艳辉. 1999

[15]反向重复RNA介导转基因烟草对花生条纹病毒抗性. 晏立英,许泽永,陈坤荣,Rob Goldbach,Marcel Prins. 2007

[16]芝麻病毒病研究进展. 燕照玲,任银玲,刘毓侠. 2015

[17]山东省花生病毒的RT-PCR检测. 侯珊珊,刘媛媛,迟玉成,韩金惈,禹山林,李向东. 2011

[18]花生条纹病毒(红安分离物)cp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晏立英,许泽永,陈坤荣. 2007

[19]几种重要花生病毒研究新进展. 许泽永,陈坤荣,晏立英. 2003

[20]芝麻上花生条纹病毒的发生规律. 陈坤荣,许泽永,张宗义,杨书军.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