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诱发突变技术育种研究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忠祥
作者: 刘忠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空间诱变;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43-46
摘要: 综述了诱发玉米突变的物理、化学、空间诱变等手段,介绍了上述诱变手段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常用的诱变方式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行各种诱变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植物诱变技术的研究进展. 徐明,路铁刚. 2011
[2]诱变处理对鸢尾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周琳,张永春,杨柳燕,蔡友铭. 2020
[3]作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彭选明,彭伟正. 2016
[4]甘蔗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许雯雯,龙松华,邱财生,郭媛,王慧,王玉富. 2017
[5]果树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范建新,邓仁菊,李金强. 2008
[6]TILLING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空间诱变上的应用前景. 任卫波,郭慧琴,徐柱,赵亮,王蜜. 2009
[7]枸杞抗黑果病变异体的初步研究. 曲玲,曹有龙,罗青,贝盏临. 2005
[8]多次回交水稻短根突变体RM1的农艺性状. 郝再彬,王军虹,兰小霞,杨连群,一井真比古. 2001
[9]物理诱变技术及其在香蕉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王安邦,龚德勇,许奕,李羽佳,王甲水,臧小平,井涛,李敬阳. 2020
[10]除草微生物禾长蠕孢稗草专化型菌种的诱变改良. 余柳青,张建萍,周勇军,陆永良,段桂芳,李春光. 2006
[11]~(12)C~(6+)离子束辐照糜子诱变突变群体的构建与SSR分析. 刘天鹏,董孔军,董喜存,何继红,刘敏轩,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8
[12]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马凤丽,刘超雄,李亚娇,郭九峰,刘利,孙国琴,王海燕,王宇胜,乌仁塔娜,张雪梅. 2023
[13]近五年灵芝物理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张锦绣,唐传红,谭贻,冯杰,刘艳芳,张赫男,张劲松. 2023
[14]化学诱变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罗少波,石雪晖,李颖,王恒明,何铁光. 2009
[15]小麦EMS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连云港的应用. 任立凯,王龙,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刘艳. 2014
[16]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纤维素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谢凤行,张峰峰,周可,赵玉洁,刘韵娅. 2010
[17]EMS诱变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曹亚萍,武银玉,范绍强,张凤琴,连晋,高炜. 2019
[18]EMS诱变及其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 杨秀丽,杨丽萍,宁东贤,赵玉坤,李楠. 2018
[19]甲基磺酸乙酯对穿心莲种子成苗的影响. 周芳,梅瑜,顾艳,蔡时可,王继华. 2020
[20]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云桑6号的选育. 李镇刚,冉瑞法,刘淑娟,刘永辉,杜伟,杨文,黄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作者: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董小云;周玉乾;刘忠祥
关键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9;BSR-seq;精细定位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