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合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航志

作者: 朱航志;蒋珊;陈丹;刘鹏阳;万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IUP);异戊烯焦磷酸酯;β-胡萝卜素;解脂耶氏酵母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37-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微生物体内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前体物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天然合成路径受到严格的代谢调控,因此限制了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而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独立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路径,通过在微生物中引入IUP能够进行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大量合成,从而促进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大量合成。方法:在油脂酵母解脂耶氏酵母中引入IUP,强化异戊烯焦磷酸酯生物合成,促进β-胡萝卜素的高效积累。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IUP中两个关键蛋白酿酒酵母来源的胆碱激酶Sc20CK和拟南芥来源的异戊烯磷酸激酶At20IPK,均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者都具有疏松不稳定的结构特征,显著富集于磷酸类物质的合成通路中。在解脂耶氏酵母中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引入外源β-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carRP和car20B,强化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基因thmgR和ggs1,使工程菌株中积累2.6820mg/Lβ-胡萝卜素。通过Cre-loxP系统回收基因组上的ura标签,再将IUP进一步整合到工程菌株染色体上。当培养基中含有2020m20M异戊二烯醇作为底物、碳氮比为4/3且发酵9620h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高到410.220mg/L,较原始工程菌的产量提高了近200倍。结论:IUP能够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积累,为利用IUP开展β-胡萝卜素和其他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新思路。

分类号: Q78

  • 相关文献

[1]脱脂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合成的调控作用. 史馨怡,徐晓慧,金传琪,刘曦,盛晟. 2016

[2]解脂耶氏酵母中羽扇豆醇合成途径的构建与调控. 万晓宇,刘振,毛相朝. 2021

[3]泡椒凤爪中解脂耶氏酵母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分析. 吴海虹,王新新,刘芳,诸永志,卞欢,王道营,耿志明,张牧焓,徐为民. 2014

[4]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ATCC30162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结构及表达特征. 游灵杰,叶蕴瑶,王丹,戴妮杰,龚阳敏. 2019

[5]超临界CO_2萃取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研究. 孙健,张爱君,徐飞,朱红. 2008

[6]蛹虫草子实体中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及抑菌活性. 邵颖,刘辉,赵士琛. 2016

[7]不同β-胡萝卜素添加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指标的影响. 刘汝祥,李文立,李彦芹,王玲玲,宋杰,信富钰,仲跻峰,侯明海. 2009

[8]围产期饲喂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何文娟,孟庆翔,边四辈. 2007

[9]脂肪酸饱和度对β-胡萝卜素瘤胃降解的保护效果研究. 何文娟,孟庆翔. 2008

[10]关键因子对枸杞鲜汁加工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刘兰英,张曦燕,李晓莺. 2017

[11]光照与温度对紫外筛选盐生杜氏藻藻株的生长及色素积累的影响. 孟振,张学成,时艳侠. 2008

[12]牛肉黄脂现象研究进展. 田如刚,王潇,李慧,赵濛,赵艳芳,炜霞,敖永平,王乐乐. 2019

[13]橙色松花菜新品种浙橙松100的选育. 赵振卿,盛小光,王建升,虞慧芳,沈钰森,顾宏辉. 2020

[14]羊踯躅花期花瓣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 何丽斯,肖政,苏家乐,刘晓青,李畅,陈尚平. 2017

[15]不同月龄纯种和牛主要血液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李伟,韩永胜,宋雪莹,荆凡利,张智慧,丁得利. 2019

[16]分光光度法检测饲料添加剂β-胡萝卜素粉含量的研究. 虞哲高,赵小阳. 2017

[17]β-胡萝卜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李超,贾炳玉,高民,宋利文,胡红莲. 2018

[18]新生儿与母亲孕晚期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研究. 刘欢,苗静琨,余林超,周瑾,刘浩,邹琳,杨亭,陈洁,李廷玉. 2018

[19]2个紫苏新品种籽粒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 商志伟,朱秋劲,杨森,徐静,温贺,王仙萍,田世刚,郭平,沈奇. 2017

[20]香橙的特征香气、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 程绍南.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