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丹百合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晓波

作者: 吴艺飞;丁茁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卷丹百合;茎尖脱毒;快繁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1 期

页码: 201-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卷丹百合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进行研究。以带LSV病毒的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通过36℃高温预处理10天,剥取0.2mm大小的茎尖在MS+2.5mg/L6-BA+1.5mg/LGA+0.5mg/LNAA+0.1g/L活性炭+0.6%琼脂+3%白糖的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经过一次继代培养后,用RT-PCR检测LSV病毒,脱毒率达100%。将脱毒百合苗在MS+2.0mg/L6-BA+2.0mg/L2,4-D+0.1mg/LNAA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及丛生芽,诱导率达100%;在1/2MS+2.5mg/L6-BA+0.2mg/LNAA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增殖培养,增殖倍数达到4.31;采用MS+1.2mg/LNAA+0.5g/L活性炭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产生的根系多而粗壮,移栽时最易成活。

分类号: S644.1`S567.239

  • 相关文献

[1]花旗马铃薯品种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 王芳,黄坚,严成其,庞万幅,程晔,金黎平. 2017

[2]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 丁海兵,宋吉轩,颜谦,黄萍,雷尊国. 2011

[3]药用白甘薯西蒙1号(Simon-1)茎尘脱毒效果观察——病毒指示植物巴西牵牛接种嫁接与田间观察. 邓鸿德,王桂元,谭志军,唐俐,邓晓湘. 1992

[4]百合组培球茎尖剥取技术研究. 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汤雪燕,刘兴满. 2015

[5]脱除SPVD甘薯组培苗快繁及移栽研究. 袁蕊,唐伟,孙书军,赵路宽,胡杨,马居奎,王洁,曹清河,周志林. 2021

[6]贵州生姜组培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少铭,罗莉斯,侯颖辉,冷家归,李德文. 2021

[7]甘薯新品种茎尖培养及病毒检测技术. 许泳清,李华伟,邱永祥,林赵淼,张鸿,李国良,邱思鑫. 2020

[8]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尖脱毒与成苗试验. 张微,刘卫平,李志新,赵雪,付春江. 2020

[9]嘉定白蒜脱毒微鳞茎诱导的快繁技术研究. 高畅,杨飞,沈若刚,赵颖雷,李贤,郏惠彪. 2019

[10]草莓茎尖脱毒繁育体系研究进展. 马秀明,缪军,王俊峰,韩伟,孙杨. 2021

[11]生姜脱毒快繁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肖雅,雷艳,杨建国,卜晓云,肖骋,左小义. 2017

[12]半夏脱毒技术研究及应用. 解晓红,李江辉,陈丽,李波,裴蕾,范建春,解红娥,武宗信. 2011

[13]O/T百合脱毒技术研究. 王贤,石建龙,王永勤,熊敏,卫尊征. 2014

[14]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安颖蔚,孟令文,张辉. 2006

[15]一步RT-PCR和DAS-ELISA检测马铃薯X病毒的比较. 庄木,王晓武,谢开云,方智远. 2003

[16]彩色马铃薯茎尖培养及病毒检测技术. 许泳清,李华伟,纪荣昌,罗文彬,李国良,刘中华,张鸿,林赵淼,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7

[17]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鉴定和茎尖脱毒效果. 崔荣昌,李晓龙,李学湛,刘卫平. 1992

[18]马铃薯品种辽薯6号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 付雪娇,孟令文. 2017

[19]卷丹百合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吴金平,丁自立,刘晓艳,郭凤领,焦忠久,邱正明. 2014

[20]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玉平,杜运鹏,李增良,张铭芳,杨秀云,张秀海,武小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