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措施改良反酸田及水稻产量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秀斌

作者: 王秀斌;唐栓虎;荣勤雷;张倩;孙静文;梁国庆;周卫;杨少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反酸田;改良措施;土壤团聚体;腐殖质组分;水稻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404-4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反酸田土壤酸性强、有效磷含量极低、活性铝铁毒性重及结构性差等特征,研究不同措施改良反酸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为施用合理的改良剂消减各种障碍因素、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三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CK1)、专用肥(NPK,CK2)、NK+钙镁磷肥、NK+磷矿粉、专用肥+石灰、专用肥+粉煤灰、专用肥+生物有机肥7个处理,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华南稻区反酸田水稻产量、土壤酸度、养分状况、团聚体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连续3年添加改良剂钙镁磷肥、磷矿粉、石灰、粉煤灰和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早、晚稻平均产量较CK1处理均显著增加,其增幅分别为38.78%~75.00%和38.31%~56.75%;与CK2处理相比,添加改良剂的处理三季早稻和两季晚稻平均产量均有所增加,其增幅分别为9.15%~26.10%和5.71%~13.33%,且添加石灰、粉煤灰和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水稻增产率大于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处理。添加改良剂的处理土壤p 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1和CK2处理均有所增加,而交换性H+、交换性Al3+、有效硫含量则显著降低。与CK1和CK2处理相比,各添加改良剂处理>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占团聚体比例均显著提高,而2~1 mm、1~0.5 mm以及0.5~0.25 mm粒级团聚体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添加粉煤灰和生物有机肥处理有利于提高>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其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至14.11%和16.99%。与CK1处理相比,添加石灰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略有下降,而其他施肥处理均有增加;各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碳和胡敏素碳含量较CK1处理均有增加,而富里酸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CK2处理相比,连续3年添加钙镁磷肥和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添加粉煤灰和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碳和胡敏酸碳含量。施肥处理HA/FA比值较CK1处理均有所提高,其增幅为16.44%~47.69%;与CK2处理相比,添加粉煤灰、生物有机肥处理其值增幅最大,分别提高26.83%和24.53%。【结论】添加粉煤灰或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反酸田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分类号: S511`S156

  • 相关文献

[1]改良剂对反酸田土壤性质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易琼,杨少海,黄巧义,黄旭,蒋瑞平,唐拴虎. 2014

[2]垄作免耕影响冷浸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温度和团聚体分布. 熊又升,徐祥玉,张志毅,王娟,袁家富,刘光荣,徐昌旭,毛创业. 2014

[3]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丰大清,刘祥臣,曹卫东. 2012

[4]有机、无机添加剂改良反酸田水稻生长效果研究. 易琼,唐拴虎,黄巧义,黄旭,卢钰升,陈建生. 2013

[5]长期施肥对栗褐土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张亮,王改兰,段建南,黄学芳. 2010

[6]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张振华. 2019

[7]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李双翼,侯淑艳,窦森,高洪军,董炜华. 2024

[8]不同施肥措施对白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6

[9]翻压春油菜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袁苗苗,田秀平,赵秋,史昕倩,董家僖,向春阳,杜锦. 2022

[10]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 农传江,王宇蕴,徐智,和金鸿,刘雨萌,洪杨,汤利,张发宝. 2016

[11]中国优质烤烟产区耕层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 王程栋,徐宜民,马兴华,刘光亮,曲潇玲,李东阳,曾庆宾,王树声. 2019

[12]Lou土和黄绵土长期施肥的腐殖质组分及其与肥力的关系. 张付申. 1997

[13]大化县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韦佑霖,韦玉坚,刘永贤,韩烨君. 2013

[14]红黄壤区土壤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王利民,卜晓莉,林新坚,黄东风,邱孝煊,罗涛. 2013

[15]南丹县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 刘永贤,罗晨东,符翠芬. 2013

[16]辽河平原盐碱地改良现状及展望. 杨明,田静,高玉山,孙毅,蒋正德,樊月玲. 2012

[17]不同改良措施对滨海盐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艳,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杨军. 2015

[18]内蒙古退化草地的不同改良措施. 宝音贺希格,高福光,姚继明,张利枝. 2011

[19]冷浸田改良对水稻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康,张枝盛,瞿和平,刘伟,杨汉,秦晓银,黄志谋. 2021

[20]白浆土垦后肥力演变规律及培肥措施. 冯锡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