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类化合物对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天

作者: 兰天;段国珍;刘娜;樊光辉;赵成周;杨仕兵;祁有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分类;侵入途径;机体影响;作用机制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10 期

页码: 444-4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 compounds,BPs)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常见的双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双酚A、双酚B、双酚F以及双酚AF等.现如今,双酚类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食品包装、饮用水添加剂、海鲜等方面.大量的研究发现,双酚类化合物通过物理迁移、化学迁移、生物迁移途径侵入人类和动物体内,甚至在深海哺乳动物体内也检测到了该物质,从而影响了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行为、发育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双酚类化合物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从BPs的分类、侵入机体的途径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BPs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TS201.6

  • 相关文献

[1]生物活性肽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宁,石爱民,刘红芝,刘丽,胡晖,王强. 2019

[2]佐剂及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李夏莹,黄晓冬,刘肃. 2015

[3]轮纹病菌在苹果枝干上侵入途径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广旭,高艳敏,杨华,刘秀春,孙凌俊,王佳军. 2005

[4]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吕呈蔚,胡济美,李铁柱,岳玉兰. 2020

[5]甘薯茎线虫主要侵入途径分析. 徐振,孙厚俊,杨冬静,张成玲,赵永强,谢逸萍. 2017

[6]影响乳品安全的风险因子黄曲霉毒素. 王丽芳,姚一萍,高天云,骆洪. 2013

[7]链霉素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李文红,程英,金剑雪,李凤良. 2013

[8]木霉菌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袁扬,王胤晨,韩玉竹,张锦华,曾兵. 2018

[9]蛇床子素结构修饰物JS-B对辣椒疫霉作用机制研究. 房舒,王春梅,关巍,刘志恒,陈浩,蔡春,石志琦. 2009

[10]杀虫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付佑胜,赵桂东. 2007

[11]过氧化氢酶在植物抗逆中的研究进展. 刘云芬,王薇薇,祖艳侠,梅燚,郑佳秋,吴永成,郭军,陈中兵. 2019

[12]粗纤维对家兔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及我国家兔饲料业中粗饲料现状. 王丽萍,王敏,韩天龙,李晓燕. 2014

[13]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杜小凤,徐建明,王伟中,吴传万. 2000

[14]氰氟虫腙的作用机制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孙星星,张俊喜,周加春,苏建亚,李红阳,顾慧玲,徐文华. 2016

[15]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梁英,杨自文. 2017

[16]柞蚕寄蝇病研究概述. 董绪国,李喜升,宋策,赵世文,陈增良,穆秀奇,董春艳,尚沫. 2014

[17]封闭带毒素在黏膜免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焦玉萍,毕英佐,李绍钰,田全召. 2010

[18]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张梅凤,范金勇,张宏伟,张秀珍,马新刚. 2009

[19]植物NAC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冶晓芳,唐益苗,高世庆,杨颖,刘美英,王永波,赵昌平. 2009

[20]喹噁啉-1,4-N-二氧化物的抗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程古月,王旭,潘源虎,戴梦红,郝海红,袁宗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