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钝化材料对酸性土壤中玉米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柴冠群

作者: 柴冠群;范成五;王丽;蒋亚;刘桂华;秦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农艺性状;产量;镉;钝化材料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23 年 17 卷 011 期

页码: 107-110

摘要: 在Cd安全利用类酸性土壤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钝化材料(CK、海泡石、膨润土、凹凸棒、生石灰)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土壤有效Cd含量及玉米籽粒Cd吸收特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3 000 kg·hm-2的钝化材料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其中生石灰处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6.62%、6.36%、12.20%;施用3 000 kg·hm-2的生石灰还能够显著促进玉米百粒重、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8.58%、16.43%,并且其土壤有效Cd含量较CK降低43.66%,玉米籽粒Cd含量降低了28.38%,表明实现了玉米籽粒的安全生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的影响及机理-大田试验. 宋正国,唐世荣,丁永祯,冯人伟,张长波. 2011

[2]田间条件下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的影响研究. 宋正国,唐世荣,丁永祯,冯人伟,张长波. 2011

[3]大田条件下不同钝化剂对空心菜吸收镉的影响及机理. 丁永祯,宋正国,唐世荣,冯人伟,张长波,周莉. 2011

[4]土壤镉和砷污染钝化修复材料及科学计量研究. 李英,朱司航,商建英,黄益宗. 2019

[5]钝化材料组合对酸性土壤镉铅砷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周青云,王辉,许超,武美燕,罗尊长,张泉,朱奇宏,朱捍华,黄道友. 2023

[6]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柴冠群,刘桂华,罗沐欣键,秦松,范成五. 2021

[7]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吸收累积镉的影响. 刘桂华,吴科堰,秦松,柴冠群,吴正卓,范成五. 2022

[8]大化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李玲,刘永贤,韩烨君. 2010

[9]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石志斯,陈辉云,莫云锦,张宗急. 2015

[10]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1]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12]广西大化县玉米间套种大豆新品种试验研究. 韦玉坚,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3]桂中地区十二个玉米品种与‘正大619’的对比试验. 刘永贤,韦培炎,陈仁钦,秦祖臻,罗丽玲. 2012

[14]不同水氮调控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吕凤华,张丽华,赵洪祥,蔡红梅,管俊,张淑艳,高士波,杨洪亮,邱菊. 2012

[15]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6]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17]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孟繁盛. 2014

[18]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9]山东省褐土土壤容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韩成卫,孔晓民,宋春林,吴秋平,曾苏明,蒋飞,孙泽强. 2017

[20]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