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质资源汝城白毛茶的代谢物差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熙

作者: 赵熙;赵洋;杨培迪;宁静;杨阳;成杨;刘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汝城白毛茶;代谢组学;液质联用;代谢物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8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汝城白毛茶是湖南四大茶树地方群体资源之一,也是白毛茶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pubilimba Chang)的典型代表,已有研究表明汝城白毛茶在演化地位上与湖南其他3个地方群体资源差异较大,且在植物学特征、生化成分、制茶品质等方面特色鲜明。但目前对汝城白毛茶种质资源次生代谢物的差异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UPLC-MS/MS分析技术,以汝城白毛茶为研究对象,湖南典型地方茶树资源安化群体(AHQT, C. sinensis var. sinensis)、城步峒茶[CBDC,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江华苦茶[JHKC,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为对照,筛选汝城白毛茶中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均值聚类(K-means)分析和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AHQT、CBDC、JHKC相比,分别在汝城白毛茶中筛选到显著差异代谢物189、180、162个,种类最多的为黄酮类(69、51、60个),其次为酚酸类(31、40、25个),最少的为木脂素和香豆素(5、4、4个)。汝城白毛茶较对照量均增加的代谢物共15个,含量增加种类最多的均为黄酮和酚酸类,其中增加最多的均为乔松素、其次为1,2,3,6-四-O-没食子酰-D-葡萄糖;将差异代谢物进行K均值聚类(K-means)分析,4个群体中变化趋势一致的代谢物可分为9类,且在汝城白毛茶中含量最高的代谢物共有32个,主要为黄酮和鞣质类。差异代谢物的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等。本研究除检测到一些茶叶中已有研究报道的差异代谢物外,筛选出了一些茶叶研究中关注较少的差异代谢物,如乔松素、鞣花酸、山奈酚等,这些物质将为后期汝城白毛茶特色茶树种质资源的挖掘和选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基于代谢组学的湖南典型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物差异研究. 刘振,成杨,赵洋,杨培迪,宁静,杨阳. 2022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和鳜鱼体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研究. 于慧娟,钱蓓蕾,黄冬梅,苏惠,顾润润,冯兵. 2011

[3]特色茶树资源汝城白毛茶研究进展. 钟兴刚,黄怀生,陈莹玉,粟本文. 2019

[4]‘汝城白毛茶’新品系制工夫红茶品质特征分析. 钟妮,赵熙,余鹏辉,黄浩,郑红发. 2023

[5]基于LC-MS代谢组学的红杆与绿杆型多花黄精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姜武,翁国杭,陈家栋,叶传盛,姜鑫凯,陶正明. 2021

[6]代谢组学解析遮阴对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陈勤操,戴伟东,蔺志远,解东超,吕美玲,林智. 2019

[7]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吴文亮,蔡良绥,蔡亚威,田军,万云龙,孙威江,黄艳,王哲,林智,戴伟东. 2022

[8]代谢组学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运用. 周洪英,孙波,郝瑜,胡兴明,吴洪丽. 2017

[9]基于代谢组学的‘永春佛手’乌龙茶化学成分解析. 彭佳堃,戴伟东,颜涌泉,张悦,陈丹,董明花,吕美玲,林智. 2022

[10]代谢组学在基础兽医学中的应用. 马宁,刘希望,李剑勇,杨亚军,郭沂涛,刘光荣. 2015

[11]基于UHPLC-Q-TOF/MS的不同产地普洱生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杨晨,戴伟东,吕美玲,李朋亮,刘栩,田军,万云龙,李继,林智. 2017

[12]基于代谢组学的‘云抗10号’晒青茶加工过程代谢物变化. 戴宇樵,吕才有,何鲁南,易超,刘学艳,黄雯,陈加敏. 2020

[1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睡莲花朵不同组织的代谢产物差异. 唐毓玮,李佳慧,毛立彦,龙凌云,黄秋伟,於艳萍,苏群,王妍虹. 2022

[14]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焙焦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代谢物变化研究. 张雷,张璐璐,孙洪蕊,刘香英,康立宁. 2022

[15]代谢组学应用于茶叶加工和品质分析的研究进展. 王伟伟,陈义,张建勇,乐婷,王蔚,薛金金,江和源. 2022

[16]梨果实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李文远,林梦桦,李亚辉,于全琦,梁颖,张志勇. 2024

[17]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周涛,付力立,罗正中,马莉,杜振隆,姚学萍,沈留红,余树民,严作廷,曹随忠. 2024

[18]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葡萄种子代谢物鉴定与比较分析. 生弘杰,卢素文,郑暄昂,贾海锋,房经贵. 2023

[19]草甘膦胁迫对茶树叶片中莽草酸含量的影响. 刘洪霞,刘颖颖,陈红平,柴云峰. 2023

[20]基于UPLC技术解析金萱×紫娟F_1分离群体代谢物的遗传变异. 刘庆帅,璩馥榕,魏梦园,钟红,王熠,陈亮,金基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