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器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颖妮

作者: 曹颖妮;梁慧珍;李卫东;王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花器性状;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322-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两年实验数据对166个河南大豆栽培品种的7个花器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进行典型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旨在揭示花器性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大豆育种产量水平突破提供深层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花器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部分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显著。其中,萼片、沟槽、花瓣外露对百粒重和单株总粒重的影响较大。逐步回归表明,萼片长度、花瓣外露和花柱长度对柱头的影响很大。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花器性状的遗传分析.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董薇,张泗举,李彩云,张海洋. 2012

[2]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剂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春,丁素荣,周学超,生国利,刘畅. 2015

[3]播期对春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韦贵剑,卢亚妮,黄燕. 2011

[4]不同行比间作玉米对黔豆7号鼓粒期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春杰,陈佳琴,谭春燕,朱星陶,龚丽娜,刘作易. 2015

[5]沼液对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任洋. 2018

[6]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7]播期对云南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银月,魏生广,代希茜,詹和明,王铁军. 2015

[8]不同时期接受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祖东,陈怀珠,杨守臻. 2006

[9]锰不同施用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德祥,赵海红,王庆胜,吴丽丽,李长锁,于涵,胡喜平,张玉先. 2011

[10]大豆姊妹系品种冀豆17和冀nf58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王凤敏,杨春燕,王静华,刘兵强,赵双进,史晓蕾,冯燕,张孟臣,秦君. 2017

[11]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多年多点QTL分析. 刘春燕,齐照明,韩冬伟,单大鹏,蒋洪蔚,陈庆山,胡国华. 2010

[12]氮离子束注入和钴60伽玛辐射对大豆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季良,王仙,彭琳,聂石辉. 2013

[13]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王贤智,周蓉,单志慧,张晓娟,沙爱华,陈海峰,邱德珍,周新安. 2009

[14]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下茬大豆的影响. 申晓慧. 2014

[15]不同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祖东,陈怀珠,杨守臻. 2006

[16]8个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联度的研究. 田海燕,战勇,张恒斌,杨相昆,刘涛. 2011

[17]雄性不育小麦异交结实研究进展. 刘淑英,秦志列,张风廷,马庆. 2006

[18]几种优良品种花器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吴爽,李成荃,王守海,杨仁崔,张书标. 2003

[19]辣椒花器性状与果实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 陈学军,方荣,周坤华,缪南生. 2009

[20]菊花花器性状在F_1代变异及相关联的SRAP分子标记.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