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在杰

作者: 董在杰;梁政远;徐跑;明俊超;张平;张守领;何杰;谢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出肉率;可量性状;相关性;性状比例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0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212-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吉富品系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 misniloticus)2龄成鱼雌、雄个体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的平均出肉率为38.68%,雄性个体出肉率比雌性个体略高,吉富品系出肉率比埃及品系略高。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为0.985。在有显著意义的可量性状相关系数中(P<0.01),与肉片质量和出肉率的相关性均最高的可量性状为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575;其次为体高、体长和体厚。而头长与肉片质量、出肉率均呈负相关关系。雄性个体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雌性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出肉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630,与体高的相关系数为0.617,均为中等程度相关。对可量性状之间的比值与出肉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普遍比单个性状高,特别在雄性个体中表现明显。其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比例组合有身长/头长比值(0.765)、体长/头长比值(0.732)、身长/体厚比值(0.703),均达到较强程度的相关,比单个性状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利用可量性状预测罗非鱼的出肉率是可行的。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棘头梅童鱼形态特征及其相关生物学参数分析. 吉群,宋炜,许文军,谢正丽,徐冬冬,王鲁民. 2023

[2]尼罗罗非鱼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董在杰,梁政远,明俊超,徐跑,张守领,何杰,张平,谢庄. 2010

[3]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的关系. 张倩,王全超,于洋,张成松,黄皓,李富花,相建海. 2018

[4]左家雉鸡. 彭凤华. 1999

[5]基于家系水平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保种群体出肉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柴展,栾生,罗坤,孔杰,许圣钰. 2015

[6]日本沼虾体重和出肉率联合GWAS分析. 刘帅,蒋丽. 2023

[7]黑颈乌龟野生群体的形态学分析. 贺刚,何力,余智杰,方春林,费春平,张燕萍. 2010

[8]丝背细鳞鲀外部形态特征. 刘琨,张乐乐,刘刚,陈四清,边力,孟乾,刘长琳. 2018

[9]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徐滨,李忠,魏开金,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9

[10]黄浦江上游水域土著鱼类组成及体重与可量性状关系研究. 王小冬,朱浩,顾兆俊,吴宗凡,朱林,时旭,程果锋,车轩,刘兴国. 2014

[11]湘西盲高原鳅的形态特征描述. 何力,王雪光,陈清纯,向君祖. 2006

[12]松浦镜鲤与德国镜鲤选育系(F_4)的可量性状、鳞片数比较. 李池陶,张玉勇,贾智英,胡雪松,石连玉. 2009

[13]四个舌鳎育种群体表型性状及线粒体CO Ⅰ和Cyt b基因比较分析. 田永胜,齐文山,田敬云,廖小林,陈松林. 2015

[14]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凤鲚4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 杨琴,赵峰,宋超,张涛,苗中博,庄平. 2019

[15]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尼罗罗非鱼的食源分析. 徐姗楠,陈作志,黄洪辉,黄小平,李适宇. 2010

[16]尼罗罗非鱼卵黄脂磷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 单瑞后,王松,王骏,王军,汝少国. 2015

[17]基于P-糖蛋白基因表达评价尼罗罗非鱼体内恩诺沙星代谢“首过效应”. 胡鲲,程钢,吕利群,章海鑫,王会聪. 2013

[18]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19]慢性氨氮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徐杨,肖炜,李大宇,邹芝英,祝璟琳,韩珏,杨弘. 2015

[20]三种磺胺类药物对罗非鱼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丙二醛(MDA)的影响. 王奇,范灿鹏,陈锟慈,何秀婷,聂湘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