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长江中下游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傅建军

作者: 傅建军;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鳙;线粒体DNA;D-loop序列;种群多样性;遗传分化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3 期

页码: 521-5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长江中下游鳙的种质遗传现状,该研究收集了石首(SS)、长沙(CS)、瑞昌(RC)、扬州(YZ)和张家港(ZJG)的长江种群(YR,219尾),对其D-loop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NCBI下载整理的珠江种群(PR,213尾)和北美种群(NA,33尾)开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YR、PR和NA的D-loop序列中分别检测到35、96和11个变异位点,并分别界定37、62和3个单倍型.在长江中下游的5个鳙群体中,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98~0.89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3 38~0.006 53.长江中下游5个鳙群体间,RC与ZJG(FST=0.012)和CS与YZ(FST=0.018)的遗传分化不显著,其余群体间均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ST为0.031~0.125);群体间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基因流(Nm为3.509~39.993).基于单倍型网络分析,长江中下游的鳙D-loop序列单倍型存在多个分支,并在群体间存在明显的共享;YR和PR的中心单倍型存在广泛共享,PR的特有单倍型均为外围单倍型,并推测NA的形成存在不同的遗传来源.基于中性检验结果,推测PR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表明,长江和珠江的鳙种群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物质基础.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根据mtDNAD-loop序列分析东海银鲳群体遗传多样性. 彭士明,施兆鸿,陈超,侯俊利. 2010

[2]原产地与入侵地椰子织蛾遗传分化特征. 杨帆,李优佳,SHAMEER K S,阎伟,吕宝乾,蒋方一丁,章雨璐,涂艳,齐可欣. 2021

[3]梅花鹿四个品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研究. 邵元臣,邢秀梅,刘华淼,张然然,周盼伊. 2014

[4]基于mtDNA Cytb基因序列的我国北方地区甜菜夜蛾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历史分析. 王兴亚,周俐宏. 2016

[5]我国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化研究. 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张云慧,刘勇. 2009

[6]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mtD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李菁. 2011

[7]东居延海表层水中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与种群多样性研究. 陈晨,王小兵,赵吉睿,王瑞刚,刘惠荣,孟建宇. 2014

[8]河南省豫西地区农田土壤镰孢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唐琳,赵辉,高增贵. 2012

[9]青海湖嗜盐微生物系统发育与种群多样性. 朱德锐,刘建,韩睿,沈国平,杨芳,龙启福,刘德立. 2012

[10]中国及欧洲各国的苹果蠹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尹传林,曹梦宇,范月圆,杨念婉,陈茂华,李飞,万方浩. 2021

[11]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设施条件下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研究. 蓝江林,吴小彬,刘波,陈倩倩,史怀,王阶平. 2024

[12]豫西地区茄科作物土壤镰孢菌的种群多样性分析. 唐琳,赵辉. 2013

[13]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王庭林,常文英,宁振东,邹波,杨新根,侯玉,郭学林. 2010

[14]我国热带作物多主棒孢种群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分析. 李博勋,冯艳丽,刘先宝,蔡吉苗,陆翠梅,郑肖兰,黄贵修. 2019

[15]草鱼D-loop多态性与幼苗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傅建军,张猛,沈玉帮,陈勇,李家乐. 2017

[16]不同鲚属鱼类Cyt 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 孙超,刘洪波,姜涛,轩中亚,杨健. 2018

[17]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分析养殖刀鲚与湖鲚的遗传多样性. 徐钢春,魏广莲,李建林,徐跑,张呈祥,顾若波. 2012

[18]黑龙江上游3种茴鱼分类地位的线粒体D-loop序列变异分析. 马波,孙家贤,姜作发. 2011

[19]基于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序列的5个大口黑鲈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张帝,强俊,傅建军,徐钢春,周国勤,董在杰,陶易凡,路思琪,陆健,徐跑. 2022

[20]基于D-Loop序列的罗非鱼选育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颉晓勇,李思发,蔡完其.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