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秸还田下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养分、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颖

作者: 赵颖;周枫;罗佳琳;赵亚慧;王宁;于建光;薛利红;杨林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秸还田;有机肥替代;减量施肥;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167-11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江苏金坛地区稻秸还田条件下如何合理使用肥料,通过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稻秸还田条件下不施肥(S)、常规施肥(FS)、有机肥氮替代75%化肥氮(MS)和化肥减量20%(RS)4种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S、MS、RS处理相对于S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其中3种施肥处理的理论产量分别增加了192%、232%、260%,实际产量则分别增加了321%、278%、333%;RS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相比于FS处理分别提高了14个百分点、4.59 kg/kg和5.80 kg/kg,而MS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与FS处理相当,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均下降了2.06 kg/kg;在1个作物生长季,稻秸还田配施肥料后的作物产量与肥料类型和施肥量无关。综合分析可知,该地区可考虑化肥减量配施或初期进行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以保证作物产量并降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潜在环境风险。

分类号: S512.11%S158

  • 相关文献

[1]水稻秸秆还田配施肥料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赵颖,周枫,罗佳琳,赵亚慧,王宁,于建光,薛利红,杨林章. 2021

[2]中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与技术研究. 李娜,田云龙,张蕾,王胜涛,朱昌雄,李红娜. 2025

[3]滴灌条件下减量施肥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李焕春,赵娜,莎娜,妥德宝,冯君伟,贾有余,李秀萍,任冬生,常新娟,郝云凤. 2017

[4]水肥一体肥料减量对大棚番茄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文军,朱克保,叶寅,蒋光月. 2018

[5]不同调控措施对减量施肥条件下油菜硝酸盐含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马茂亭,安志装,赵同科,刘宝存,杜连凤,李顺江,吴晓磊. 2011

[6]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Ⅰ.有机物料与尿素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7]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Ⅰ.有机物料与尿素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2

[8]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威,耿明建,秦自果,张智,鲁君明,鲁剑巍,曹卫东. 2020

[9]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冻害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潘宝国,刘建. 2017

[10]稻秸全量还田方式下小麦苗期低温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薛亚光,石吕,魏亚凤,李波,刘建. 2018

[11]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2024

[12]富磷有机肥对油菜生长和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卢红玲,崔新卫,鲁耀雄,高鹏,陈山,彭福元. 2019

[13]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综合评价. 杨忠赞,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张一雯,刘亦丹. 2019

[14]有机肥替代对棉花养分积累、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汪苏洁,汪苏洁,贵会平,董强,张恒恒,王香茹,牛静,张西岭,宋美珍. 2021

[15]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杨忠赞,迟凤琴,隋虹均,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张一雯,刘亦丹. 2021

[16]半干旱区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红丽,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2020

[17]旱地立式深旋耕方式下有机肥替代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8]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蔬菜土壤有效态Fe、Mn、Cu含量的影响. 贝凯月,向春阳,赵秋,谭英爱,董家僖,岳露,田秀平. 2020

[19]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产量、氮肥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黄艳岚,张超凡,张道微,董芳,张亚,王飞,魏云霞. 2022

[20]有机肥替代对鲁西北轻度盐碱地土壤性状和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逸筠,赵文栋,孙泽强,刘盛林,郑东峰,董晓霞,赵海军,李进胜,刘兆辉.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