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焙火处理对四川乌龙茶香味与化学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学平
作者: 罗学平;李丽霞;赵先明;敬廷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川乌龙茶;焙火;品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7 期
页码: 104-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四川早白尖茶树的开面二、三叶新梢为原料制作成颗粒形乌龙茶,并以电焙笼为焙火设备,设置不同的焙火温度(70、90、110℃)和焙火时间(2.5、3.5、4.5 h)处理,探讨焙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0~110℃的焙火温度可促进四川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发展,并在90℃焙火3.5~4.5 h或110℃焙火3.5 h可获得最佳品质。在焙火过程中,生化成分发生较大变化。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焙火对铁观音茶汤品质及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汪健仁,黄金水,曹青青,汪芳,许勇泉. 2020
[2]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3]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4]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5]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6]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7]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8]首乌散对养殖草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欧志明,武平,王广军. 2009
[9]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0]晚糯稻突变体新品种浙糯36的选育研究. 鲍根良,左晓旭,丰作成,陆文武,张小明,叶胜海,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4
[11]不同纸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蔡忠民,李连国,李俊才. 2009
[12]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13]MAP贮藏对甜樱桃品质的影响. 郝树池,王岩,吕仁强,郝义,徐凌,韩英群,张铁华. 2007
[14]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15]6个品种苹果果实贮藏前后品质分析. 和阳,杨巍,王柏松,吕春晶. 2014
[16]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17]双低甘蓝型油菜淮宁2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严卫古,孙华光,钱敏珍. 1999
[18]NaCl胁迫和采摘期对枸杞幼苗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小梅,洪立洲,刘兴华,王茂文,丁海荣,刘冲,赵宝泉,邢锦城,董静. 2016
[19]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悦梅,潘永飞,戴忠良,张振超. 2009
[20]黑龙江省稻花香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段传玲,赵琳,张瑞英,张宏坤,兰静.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李丽霞;王震;夏明聪;胡锐;牛亚斌;王秋云;邢彩云
关键词:阿维·噻唑膦;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
-
小型农田原状土样采集机器人系统研发与测试
作者:闫全涛;李丽霞;邱权;丛岳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农田;原状土样;取土器
-
吲哚诱导对茶树抗茶小绿叶蝉的影响
作者:吕晓彤;周孝森;邹佳婷;辛肇军;蔡晓明;罗学平;蔡红兵;边磊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吲哚;诱导防御;取食行为;抗性;挥发物
-
从单位内部审计角度谈财会监督
作者:王京京;李丽霞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监督;财会监督;方法和建议
-
棕榈油基可降解包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庞敏晖;董淑祺;邹国元;李鸿雁;梁丽娜;郭旋;李丽霞
关键词:棕榈油;聚氨酯;生物降解;控释肥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策略与实践
作者:罗学平;亓炜伟;寇芯;敬廷桃;先元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策略
-
浅析攀援植物在南方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作者:丁志祥;敬廷桃
关键词:攀援植物;常见类型;园林应用;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