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肥和化控对提高大豆油分和抗旱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英
作者: 王英;窦新田;李伟群;杜维广;陈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优化施肥;化控;油分;抗旱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5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57-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优化施肥,即适量少施氮,增施磷钾和接种根瘤菌可提高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适量少施氮可增加大豆产量 4.2%-6.1%,油分增加 0.08-0.25 百分点。增施磷钾可增加大豆产量3.3%-7%,油分增加0.27-0.41百分点。单独使用抗旱拌种剂或叶面肥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影响不大。采取优化施肥配合使用拌种剂和叶面肥可增加大豆产量 11.3%-15.6%,油分含量增加0.44-0.63个百分点。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花生抗旱高产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邱才飞,彭春瑞. 2005
[2]防旱抗旱的基本对策是发展节水农业. 贾大林. 1997
[3]苏棉15号大麦后地膜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潘群斌,蔡立旺,陈建平,卞加和,陈志元,丁大见. 2001
[4]密度、施氮量和化控对苏棉22号产量的影响. 蔡立旺,潘群斌. 2002
[5]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苏玉30生长的调控效果. 冒宇翔,薛林,陈国清,陆虎华,郝德荣,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张振良,赵浚宇. 2017
[6]油葵倒伏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顾大路,赵忠,朱云林,杨文飞,王伟中. 2012
[7]化控剂烯世宝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王伟中,顾大路. 2007
[8]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调节效应. 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杨桂霞,徐凤娇. 2010
[9]灌水及化控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 2010
[10]谷子化控免间苗技术研究初探. 高志军,刘景川,杨文耀. 2016
[11]化控对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刘志铭,盖旭东,李宝玉,兰天娇,孙宝龙,吕艳杰. 2019
[12]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黄琴,王志敏,杨亚东,梅丽,赵沛义. 2018
[13]烤烟漂浮育苗化控壮苗与抗逆性诱导效果研究. 王全贞,刘好宝,史万华,邢小军,屈建康,王勇,侯娜,白岩,靳义荣. 2012
[14]化控后移对不同密度玉米产量构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杨粉团,孔凡丽,张兆琴,曹庆军,李刚,于洪浩,李贺. 2020
[15]花后水肥一体化与化控措施对大豆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黄俊霞,黄甜,饶德民,张鸣浩,孟凡钢,闫晓艳,张伟. 2020
[16]麦茬直播棉适于机采的密度、化控技术. 陈源,衡丽,胡大鹏,张雷,花明明,陈德华,张祥. 2015
[17]打顶、化控与磷肥耦合对长绒棉产量结构、蕾铃形成及脱落的影响. 梁智,周勃,钟新才,杨涛. 2007
[18]不同玉米品种根冠特性对化控剂处理种子的响应. 杨粉团,姜晓莉,曹庆军,梁尧,李贺. 2016
[19]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魏湜,杨振芳,顾万荣,李晶,陈喜昌,张立国,李波. 2015
[20]不同时期化控对密植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徐彤,吕艳杰,邵玺文,耿艳秋,王永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播期和萌发期冷处理对不同耐低温性大豆生态性状的影响
作者:孙晓环;陈造业;白艳凤;孙国宏;王燕平;宗春美;王晓梅;杜维广
关键词:种质资源;大豆;萌发期;耐低温;播期;产量
-
引黄灌区水稻氮高效品种筛选评价
作者:王英;马建森;王芳;刘汝亮;洪瑜;冒辛平
关键词:水稻;氮高效品种;产量;氮效率;引黄灌区
-
油莎豆块茎转录组测序分析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作者:焦兵阳;魏尊苗;弥震;才照玄;闫帆;刘雅婧;李景文;王庆钰;牟忠生;王英
关键词:油莎豆;全长转录组;功能注释;油脂代谢通路
-
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杜维广
关键词:大豆;株型与高光效;理想株型和理想型;高光效育种
-
减氮对引黄灌区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淋失的影响
作者:王英;刘汝亮;王芳;洪瑜;冒辛平;马建森
关键词:春玉米;引黄灌区;减氮;产量;氮素淋失
-
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作者:冯学颖;米俊珍;刘景辉;赵宝平;王英;田露;徐忠山
关键词:宽幅条播;种植密度;燕麦;抗倒伏;纤维素;木质素
-
淀粉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孔华;郭运玲;郭静远;陈怡;姜晓琦;贾瑞宗
关键词:淀粉;生物合成;品质;转基因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