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汤永禄
作者: 杨武云;魏会廷;李朝苏;李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性状;QTL分析
期刊名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0529-6579
年卷期: 2010 年 49 卷 03 期
页码: 86-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人工合成小麦Syn-CD780及其衍生品种川麦42与优良栽培品种杂交构建的2个重组近交系群体为材料,进行多环境(年份×地点)田间试验和产量性状QTL分析,探讨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资源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结果表明:①所考察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和双向超亲分离。S12群体(Syn-CD780×川育12)高产株系平均单产6.70 t/hm2,比川育12提高6.4%,增产缘于千粒质量的显著提高(10.0%);S16群体(川麦42×川农16)高产株系平均单产7.9 t/hm2,比川农16增产18.1%,增产缘于粒数/m2和千粒质量的共同提高。②基于S16群体实验数据,共检测到LOD>3.0的产量性状QTLs 55个。其中,产量QTLs 7个,贡献率7.5%~27.3%,均来自CM42;产量构成因素QTLs 48个,贡献率7.8%~32.8%。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或其衍生品种突破四川盆地小麦产量瓶颈的潜力较大。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国跃,李立会. 2006
[2]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国跃,李立会. 2005
[3]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对叶部根腐病(H.sativum)的抗性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孙连发. 2002
[4]CIMMYT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的HMW-GS和LMW-GS组成及其对面筋品质的影响. 穆培源,刘丽,陈锋,夏先春,张艳,王德森,何中虎. 2008
[5]人工合成小麦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潜力的改良. 杨武云,吴元奇,曾云超,李朝苏,邹裕春,陈放. 2008
[6]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对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2的抗性表现. 杨武云,曾云超,李朝苏,彭云良,邹裕春,陈放. 2007
[7]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差异. 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8]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重组近交系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英文). 曾云超,杨武云,邹裕春,陈放. 2007
[9]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 朱华忠,李朝苏,黄钢,余秀芳,陈放,杨武云. 2007
[10]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武云. 2008
[11]人工合成抗纹枯病小麦新种质的鉴定. 魏学宁,任丽娟,张淼,张巧凤,刘欣,周淼平,马鸿翔,吴继中,马翎健. 2015
[12]人工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 屈国胜,杨武云. 2008
[13]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衍生群体的PPO基因分析. 刘世贵,李俊,杨武云. 2006
[14]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 杨武云. 2008
[15]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武云. 2008
[16]小麦白粉病抗源筛选及抗源分布规律研究. 李祥羽,孙连发,陈立君,宋凤英,赵远玲. 2009
[17]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8]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19]水稻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研究. 李金华,王丰,廖亦龙,柳武革. 2009
[20]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油菜品种改良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胡志勇;鲜孟筑;李俊
关键词:油菜;品种改良;发展趋势;分子育种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罗丹明B和酸性橙Ⅱ等6种染色剂含量
作者:李宏;贺习文;晁娟娟;李俊;武治勇;杨森
关键词:禽用饲料;苏丹红;罗丹明B;酸性橙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饲料级磷酸盐理化特性评价
作者:廖莹;刘巍;李军国;李俊;杨洁;沈水宝;张玉柱;李悦伊;李春
关键词:饲料;理化特性;主成分分析;饲料级磷酸盐;综合评价
-
农业科学家参与科普的实践探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例
作者:胡志勇;杨陈;汪思婕;李俊
关键词:农业科学家;科学普及;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养
-
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恢复性发展对策
作者:郑美英;陈永春;赵俊;杨坤;张燕艳;白亚东;李俊;李江健;赵兴东
关键词:蔗糖产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经营模式转变;云南省元江县
-
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作者:方海仙;陈兴连;李昕昀;李俊;普娅丽;刘宏程
关键词:绿茶;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基体标准物质;制备方法
-
西南麦区骨干亲本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作者:刘泽厚;万洪深;杨凡;王琴;唐豪;杨宁;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川麦42;骨干亲本;重要基因组区段;遗传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