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和秸秆炭分别替代部分尿素和秸秆降低黑土温室效应的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桂花

作者: 李桂花;郭俊娒;姜慧敏;张建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有机肥;黑土;农田系统净碳收支;土壤固碳效应;净温室效应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566-15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农田条件下研究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尿素、用秸秆生物炭替代秸秆对黑土有机质提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秸秆有效还田和"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在东北典型春玉米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所有处理采用相同方法施用同量磷钾化肥,磷肥为磷酸氢二铵(P_5O_2 60 kg/hm~2),钾肥为硫酸钾(K2O 75 kg/hm~2),在施用4 t/hm~2玉米秸秆前提下,设置:1)不施尿素氮(N0);2)尿素氮100%(N 165 kg/hm~2,N1);3)尿素氮60%+有机肥氮20%+缓释氮20%(N2)。另外,处理4)除了用2 t/hm~2玉米秸秆炭替代4 t/hm~2玉米秸秆外,其他与N2一致(N3)。各生育期测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排放量,收获期测定作物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结果】N1、N2、N3处理间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等氮条件下,N1、N2、N3处理生态系统CO2排放分别为13170、10521、9994 kg/hm~2,N2和N3处理降低CO2排放的效果显著好于N1,N2和N3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N1、N2、N3处理N2O累积排放分别为6.092、6.597、3.604 kg/hm~2,N3降低N2O累积排放的效果显著好于N1和N2处理;N1、N2、N3处理CH4累积排放分别为0.694、1.652、–2.107 kg/hm~2,N3处理降低CH4累积排放的效果显著好于N1和N2处理。农田系统净碳收支(NECB,除土壤固碳外,作物-土壤系统产生的碳收支,如作物光合、呼吸和产量移出等),N2处理为C 766.5 kg/hm~2,是碳汇,而N1和N3处理是碳源(C-621.3 kg/hm~2和-673.3 kg/hm~2)。当季作物尺度上用NECB估算的土壤固碳效应N1、N2和N3处理分别为C-142.9、176.3、1385.1 kg/hm~2,N3处理土壤固碳效应显著好于N2和N1处理。在化肥生产和运输以及农事操作等投入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方面,化肥氮是农业投入的主要碳源,分别占N1、N2和N3处理农业投入的73%、71%和66%。综合考虑农事操作带来的碳排放,化学品投入带来的碳排放,以及农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收支,综合净温室效应N1、N2、N3处理分别为2535.2、1488.2、–3769.7 CO_2 eq.kg/hm~2,只有N3处理是碳汇。【结论】在供试黑土条件下,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增加生态系统净碳收入;用秸秆生物炭替代秸秆显著增加土壤固碳效应、减少N_2O排放;从综合净温室效应看,有机肥与秸秆生物炭分别替代部分化肥与秸秆"固碳减排"效果最佳。

分类号: S141

  • 相关文献

[1]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陈哲,韩瑞芸,杨世琦,张爱平,张晴雯,米兆荣,王永生,杨正礼. 2016

[2]有机肥和缓控肥替代部分化肥降低双季稻田综合净温室效应. 李桂花,周吉祥,张建峰,杨俊诚. 2020

[3]连续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冲,王玉峰,谷学佳,李建东,王一丁,张庆忠. 2018

[4]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 金梁,魏丹,李玉梅,王伟,常本超,郭文义. 2017

[5]秸秆还田及添加生物炭对黑土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张楠,潘仕球,乔云发,朱保国,苗淑杰. 2022

[6]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2024

[7]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 盖霞普,翟丽梅,王洪媛,刘宏斌,任天志,雷秋良,武淑霞. 2017

[8]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于树,朱平. 2008

[9]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化作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陈盈,闫颖,张满利,何红波,解宏图,张旭东,朱平. 2008

[10]黑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拟预测. 王德营,姚艳敏,司海青,唐鹏钦. 2014

[11]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魏宇轩,蔡红光,张秀芝,张晋京,任军,王立春. 2018

[12]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对黑土磷素含量的影响. 宋佳明,蔡红光,张秀芝,李翠兰,任军,王立春. 2019

[13]黑土颗粒有机碳和氮含量对有机肥剂量响应的定量关系. 邹文秀,梁尧,郝翔翔,陆欣春,韩晓增,刘元明. 2016

[14]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2024

[15]玉米秸秆还田和有机配施提高黑土酸中和容量. 姜勇,张勇勇,李天鹏,王汝振,王聪,张玉革,高洪军,朱平,李慧. 2022

[16]长期施肥下黑土有机肥替代率变化特征. 龚海青,付海美,徐明岗,郜红建,朱平,高洪军. 2018

[17]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磷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朱平,任军,梁成华,彭畅,高红军. 2004

[18]长期定位培肥黑土土壤蔗糖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朱平,任军. 2005

[19]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 2010

[20]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朱平,任军,彭畅,梁成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