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方式与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平良

作者: 张平良;郭天文;李书田;刘晓伟;马明生

作者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地膜覆盖方式;平衡施肥;全膜双垄沟播;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5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122-1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1—2013年在甘肃省定西唐家堡村连续三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和施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子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较裸地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其中深层6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4.9%,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129.9%~188.3%,丰水年效果更突出,配施N、P、K肥(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225、120、60 kg·hm~(-2))时,玉米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10 430 kg/hm~(-2)和31.9 kg·mm-1·hm~(-2),较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10.2%和11.5%。说明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有利于纳雨蓄墒,具有集水高效利用和增产的效果,配套平衡施肥效果更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李书田,马明生,谢永红. 2014

[2]秸秆覆盖对全膜双垄沟留膜复种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效应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吕军峰,张绪成,郭贤仕. 2013

[3]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张国平,郭天文,吕军峰. 2011

[4]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李书田,刘晓伟,曾骏. 2017

[5]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6]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7]全膜双垄沟不同覆膜时期对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 2012

[8]膜下滴灌灌水控制下设施番茄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韩玉薪,杨福鑫,岳焕芳,黄媛,张钟莉莉,张石锐. 2023

[9]青贮玉米豌豆间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照霞,郭贤仕,马一凡,胡自治. 2005

[10]夏休闲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党翼,王磊,唐小明,赵刚,张建军. 2011

[11]不同灌溉施肥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昊儒,梅旭荣,郝卫平,夏旭,刘琪,李银坤. 2012

[12]黄瓜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李生平,武雪萍,高丽丽,龙怀玉,李景,王碧胜,党建友,裴雪霞. 2017

[13]不同种植和施肥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含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郭天文,谢永春,张平良,刘晓伟,姜小凤. 2015

[14]杂交谷子不同地膜覆盖方式研究. 韵晓冬,王晋,卢成达. 2018

[15]杂交谷子不同地膜覆盖方式研究. 韵晓冬,王晋,卢成达. 2018

[16]不同穴播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 2012

[17]半干旱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昕,贾志宽,韩清芳,杨保平,聂俊峰. 2009

[18]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谢成俊,王平,陈娟. 2019

[19]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洪兵,刘武仁,罗洋,李瑞平,李伟堂,王浩,郑金玉. 2018

[20]不同土壤含水量与光照对山杏和四翅滨藜光合作用的影响. 马梦茹,王占林,贺康宁,樊光辉,张得芳,白灵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