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眼赛茧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丹阳

作者: 王丹阳;王予彤;于良斌;韩海斌;徐林波;崔艳伟;康爱国;庞红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茧蜂科;优茧蜂亚科;绿眼赛茧蜂;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1028-10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测定绿眼赛茧蜂Zele chlorophthalm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基因组结构及茧蜂科(Braconidae)部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技术对绿眼赛茧蜂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基因组序列进行拼装、注释,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基于22种茧蜂科昆虫的COX1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应用最大似然法(ML)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绿眼赛茧蜂与茧蜂科其他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绿眼赛茧蜂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61 bp(GenBank登录号:MG822749),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共37个基因,以及1个控制区.线粒体基因组有明显的核苷酸组成的偏倚,AT偏正,GC偏负,其A+T含量为82.83%.基因排列顺序与推测的昆虫祖先的序列不完全一致,tRNA基因7处发生重排.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均以ATN为起始密码子,以TAA为终止密码子.在22个tRNA基因二级结构中,除tRNAHis(H)缺失TΨC环和tRNACys(C)仅剩二氢尿嘧啶(DHU)臂和反密码子臂外,其余tRNA基因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基于COX1蛋白编码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与绿眼赛茧蜂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同属于赛茧蜂属的雪跗赛茧蜂Z.niveitarsis.[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绿眼赛茧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绿眼赛茧蜂隶属于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赛茧蜂属,并支持赛茧蜂属的单系性.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支序系统学研究(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 李志文,游兰韶,罗庆怀,柏连阳,曾爱平. 2004

[2]绿头鸭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河鸭类系统发育. 涂剑锋,黄银花,刘三凤,李宁. 2009

[3]日本鼓虾线粒体基因组:真虾下目内部的基因重排与系统发育. 申欣,李晓,沙忠利,阎斌伦,徐启华. 2012

[4]印度谷螟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螟蛾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唐培安,吴海晶,王娟,郭仲龙,袁明龙. 2015

[5]半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郭仲龙,袁明龙. 2016

[6]小红珠绢蝶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蝶类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张敏,赵盼,尹洁,李涛,张婷婷,曹天文,马恩波. 2017

[7]扬眉线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王菊平,曹天文,张越,范仁俊,张苗,石保明,彭福成. 2017

[8]武铠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王菊平,宣善滨,张育平,杨静,曹天文,马恩波. 2015

[9]肃北牦牛线粒体基因组与牛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王兴东,曹梦丽,郭韶珂,裴杰,包鹏甲,梁春年,阎萍,赵双全,郭宪. 2022

[10]变灰青霉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康瑞萍,艾菲热·阿布都艾尼,周慧英,索菲娅,丁明亮. 2022

[11]黑肩绿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许常玉,刘玉娣,侯茂林. 2024

[12]拟腹吸鳅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 宋小晶,凌建忠. 2024

[13]强壮粗体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及棘头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潘庭双,聂品. 2014

[14]我国家养雉鸡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及系统发育研究. 吴琼,杨福合,宁浩然,涂剑锋,荣敏,徐佳萍,杨颖,邢秀梅. 2015

[15]琥珀蚕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钟健,刘增虎,杨伟克,朱峰,董占鹏. 2017

[16]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杨锦,曹利军,耿涌鑫,魏丹峰,陈敏. 2017

[17]须鳗虾虎鱼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梁阳阳,张国庆,陈诚,赵秀侠,高娜,李静,方婷,杨坤,尹峰,郭伟,卢文轩. 2023

[18]尼罗罗非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杨丽萍,卢迈新,叶星,朱华平,高风英,莫媛媛,黄樟翰. 2010

[19]绿眼赛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草地螟的控害作用. 李倩,程云霞,罗礼智,杜芹,江幸福,张蕾. 2017

[20]绿眼赛茧蜂转录组分析及嗅觉相关蛋白基因的鉴定. 王予彤,徐林波,段立清,于良斌,崔进,曹媛媛,赵一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