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甘薯E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荧光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伟

作者: 唐伟;张成玲;杨冬静;马居奎;陈晶伟;高方园;谢逸萍;孙厚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甘薯E病毒;全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qPCR检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020 期

页码: 4010-40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甘薯E 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E,SPVE)是甘薯上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本研究对我国甘薯E 病毒江苏徐州分离物(SPVE-XZ)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分析该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并建立针对SPVE 的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技术,为监测SPVE发生分布、检测种薯种苗中SPVE 带毒情况并及时防控该病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mall RNA 深度测序,结合RT-PCR 和RACE 技术,获得SPVE-XZ 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lign、MEGA11 等软件对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设计SPVE 荧光定量检测引物,并通过对退火温度及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针对SPVE 的qPCR 检测方法,测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应用于江苏省和山东省田间甘薯样品的检测.[结果]除ploy(A)外,所获得的SPVE-XZ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0 919 nt,包含1 个长为10 560 nt 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3 519 aa 的多聚蛋白.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和3'非翻译区(3'UTR)分别为129 和230 nt.在P1 和P3 蛋白内分别包含由移码产生的PISPO 和PIPO 蛋白.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SPVE-XZ 与韩国SPVE GS分离物(SPVE-GS)全基因组核苷酸一致率最高,为98.6%,多聚蛋白氨基酸一致率为98.5%.利用邻接法基于cp基因核苷酸序列和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发现,SPVE-XZ 与SPVE-GS 均聚类在一起.建立的SPVE 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可检测到SPVE,而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甘薯C 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均未能检测到;灵敏度可达3.12 × 102 copies/μL,是常规PCR 100 倍.应用建立的qPCR 检测方法,在山东省采集的6 个样品和江苏省采集的52 个样品中,分别在1 个样品和13 个样品中检测到SPVE.[结论]SPVE-XZ 的全基因组大小为10 919 nt,与韩国SPVE-GS 基因组结构一致;建立的qPCR 检测体系对SPVE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对SPVE 的快速检测.

分类号: S435.31

  • 相关文献

[1]猪源乙型脑炎病毒河南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进化分析. 禹乐乐,滕蔓,罗俊,迟佳琦,余祖华,柴书军,梁晓晓,张改平,王爱萍. 2012

[2]禽腺病毒4型ZZ株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金前跃,王寅彪,柴永笑,卢清侠,李鹏,郭振华,邢广旭,邓瑞广,张改平. 2020

[3]南瓜蚜传黄化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刘莉铭,任倩,彭斌,吴会杰,康保珊,古勤生. 2022

[4]△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刘永红,张丽静,张洪荣,傅华. 2011

[5]绵羊附红细胞体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何立雄,黄新,杨华,张云峰,郑金海,周建国,徐雪平,钟发刚. 2009

[6]果实软化相关PG基因的进化分析和基因组定位. 魏潇,刘威生,刘宁,章秋平,张玉萍,刘硕,刘有春. 2011

[7]小麦TaSnRK2.9蛋白激酶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连魏卫,唐益苗,高世庆,张朝,赵昌平. 2011

[8]胡麻SUC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齐燕妮,李闻娟,王利民,赵玮,党照,谢亚萍,张建平. 2019

[9]雷蒙德氏棉HSP70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及其同源基因在陆地棉中的表达分析. 张毓婷,王敏华,陈家栋,戎均康,丁明全. 2014

[10]长穗偃麦草EeDREB2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珊珊,杨涛,柳珊,陈京瑞,赵昌平,唐益苗,高世庆. 2013

[11]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 孙大光,郑雪芳,刘波,阮传清,夏育陆,段永平. 2011

[12]高粱基因组DCL家族的系统进化与表达分析. 张腾,尹梦娇,郭红媛,姜晓东,贾举庆,王艳胜,温贺,梁月秀,赵立松,赵威军,吕晋慧,李艳锋,张春来. 2019

[13]亚麻COBRA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齐燕妮,李闻娟,王利民,赵玮,党照,谢亚萍,张建平. 2019

[14]基于mtCOI基因序列的中国葱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钟裕俊,杜素洁,潘立婷,王玉生,王福莲,刘万学. 2020

[15]菜粉蝶Pain离子通道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毛芬,张晓宇,黄佳,叶恭银. 2020

[16]江苏葫芦科作物上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的发生及其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杨柳,任春梅,陆芳,缪倩,程兆榜,季英华. 2024

[17]MIC5基因在13株不同基因型的刚地弓形虫中的序列变异(英文). 刘文阁,徐晓佩,陈佳,朱兴全,徐前明. 2015

[18]海南豇豆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肖敏,曾向萍,严婉荣,吉训聪,王会芳,赵志祥. 2015

[19]StGID1基因调控马铃薯植株高度、直径和叶绿素含量. 李华鹏,彭小荷,梁晓,唐铭霞,王克秀,胡建军. 2024

[20]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病害的田间调查. 肖彩利,郑红英,吴晓花,李国景,燕飞,陈剑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