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秀斌
作者: 王秀斌;徐新朋;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运筹;机插;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1167-1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机械插秧是降低水稻生产劳动强度的必要措施之一,研究适应该技术的氮肥施用时期和比例,对推广该技术,实现机插双季稻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早稻和晚稻为试验材料,进行机插双季稻氮肥施用田间试验。在同一施氮量下,设置氮素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8∶2∶0(N_(8∶2∶0))、7∶2∶1(N_(7∶2∶1))、6∶2∶2(N_(6∶2∶2))、5∶2∶3(N_(5∶2∶3))、4∶2∶4(N_(4∶2∶4))、3∶2∶5(N_(3∶2∶5))和不施氮肥(CK)7个处理。调查了早稻和晚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以及氮肥利用特征,讨论了氮肥后移与产量、产量形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关系。【结果】机插早、晚稻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6∶2∶2和5∶2∶3处理水稻高产的群体结构最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的乘积最大,协调产量的各因子达最佳值。同时发现,机插早、晚稻穗肥比例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抛物线关系。施氮处理机插早、晚稻的籽粒和秸秆氮含量及氮素累积量较CK处理均有所增加,其中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大,早、晚稻的籽粒和秸秆氮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无论机插早稻(施氮量为180 kg/hm~2)还是晚稻试验(施氮量为195 kg/hm~2),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大,氮肥贡献率(NCR)、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偏生产力(PFP_N)以及经济效益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早稻N6∶2∶2处理NCR、NAE、NRE、PFPN和经济效率均达最大值,晚稻N_(5∶2∶3)处理均达最大值;而早、晚稻氮肥生理利用率(NPE)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大均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在施氮量和分蘖肥比例相同的条件下,机插早、晚稻施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分别为6∶2∶2和5∶2∶3时,有利于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早籼晚粳"双季机插周年氮肥高效运筹研究. 李阳,杨晓龙,汪本福,张枝盛,李进兰,程建平. 2021
[2]控释肥对双季稻生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王静,彭欢,石宇,彭华. 2024
[3]氮肥运筹对机插大穗型单季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晓丹,王亚梁,张玉屏,向镜,张义凯,陈惠哲. 2022
[4]不同育秧盘对机插双季稻株型与产量的影响. 叶春,李艳大,曹中盛,黄俊宝,孙滨峰,舒时富,吴罗发. 2020
[5]双季稻机插育秧床土选择试验. 张结刚,张美良,王璠,潘晓华. 2016
[6]机插双季稻育秧适宜播种量研究.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潘晓华,吴斯骏,严志雁,张灿权,嵇素霞. 2018
[7]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机插水稻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胡国辉,王亚梁,王军可,朱德峰,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张玉屏. 2020
[8]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陇春3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汤莹,杨文雄. 2019
[9]氮肥运筹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马忠明,杜少平,薛亮. 2015
[10]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11]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吕小红,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李旭,杜萌,马畅,刘中卓. 2018
[12]合理氮肥运筹提高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 2018
[13]氮肥后移对两系超级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何爱斌,范胜利,龙继锐,田小海,张运波. 2015
[14]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子豪,李想成,吴昊天,付鹏浩,高春保,张运波,邹娟. 2022
[15]冬油菜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运筹研究. 张余红,廖方全,吴永成,蒲晓斌. 2017
[16]潮土区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丙奇,孙克刚,和爱玲,张欣. 2010
[17]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熊洪,朱永川,张林,周兴兵,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6
[18]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郭红梅,王宏庭,王斌,赵萍萍. 2008
[19]氮肥运筹对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陈娟,罗双龙. 2022
[20]不同施氮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净收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宏庭,赵萍萍,郭军玲,李丽.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禾本科作物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作者:艾超;赵远征;张俪予;张美玲;黄抒语;王诗雨;周卫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生物固氮;固氮菌;秸秆分解;合成菌群
-
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
作者:周卫;艾超;易可可
关键词:植物营养;养分高效;营养遗传;养分循环;高效施肥;新型肥料
-
洞庭湖区典型稻田玉米水稻轮作下土壤-作物系统对施氮措施的响应
作者:房康睿;龙世平;彭斯文;陈山;廖育林;徐新朋;赵士诚;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玉米水稻轮作;产量;施肥措施;土壤类型;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碳氮
-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水稻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
作者:徐新朋;丁文成;何萍;周卫
关键词:水稻养分专家系统;QUEFTS模型;水稻种植类型;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
-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系统构建及验证
作者:史浩田;王明达;赵家锐;张振兴;徐新朋;刘占军
关键词:苹果;QUEFTS模型;农学效率;养分专家系统;经济效益
-
基于DNDC模型研究春玉米长期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潜力
作者:李骁;姜蓉;侯云鹏;何萍;邹国元;徐新朋;樊代佳;何新;何文天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还田;氮肥利用率;氮肥减施;DNDC模型
-
耕地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
作者:周卫
关键词:耕地科技创新;耕地保护与利用;重点;核心;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