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短喙矮小综合征病毒的致弱及免疫效果的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晓霞

作者: 程晓霞;陈仕龙;王劭;肖世峰;江丹丹;朱小丽;陈少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短喙矮小综合征病毒;弱毒株;免疫效力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11 期

页码: 1132-1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培育出鸭短喙矮小综合征病毒(SBDSV)弱毒株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强毒SBDSV M15株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中连续传95代(C95),每代均观察细胞病变(CPE)。结果显示,C1~C4代病毒接种的细胞均无CPE,从C5代开始出现CPE;自C50代以后,每代细胞出现CPE达80%的时间由接种后7 d逐渐缩短为5 d。采用《中国兽药典》附录中方法检测每隔10代病毒的纯净性;将每隔10代的病毒感染MDEF,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各代次病毒及测定各代次的病毒滴度(TCID50);将各代次病毒分别以不同剂量接种2日龄易感半番鸭,在21 d观察期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半番鸭的临床症状、计算发病率及死亡率,于观察期结束后,对各组半番鸭称重并测量其喙长、喙宽,计算其喙长宽比等生长发育指标,评估各代次病毒对半番鸭的致病性。纯净性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各代次病毒均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IFA结果显示,感染不同代次SBDSV的MDEF均能被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GPV MAb)识别,出现亮绿色特异性荧光,而阴性对照和其他相关病毒MAb作为一抗的MDEF中均无绿色荧光;病毒滴度测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SBDSV的滴度逐渐升高(102.5TCID50/0.1 mL~105.5TCID50/0.1 mL)且趋于稳定的105.5TCID50/0.1 mL;C10、C30和C50代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均较强,雏鸭均出现了一定的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且雏鸭的发病率分别为87.5%(7/8)、37.5%(3/8)和25%(2/8),但均无死亡;C70代病毒组仅一只鸭出现体重略轻的症状,至C80代已失去对雏鸭的致病性,将致弱病毒命名为SBDSV MA株,将C80代致弱病毒命名为MA0株。将不同代次的致弱病毒MA0~MA15株均以5×105.5TCID50分别接种2日龄半番鸭和樱桃谷鸭,观察21 d,评估致弱病毒的安全性。将上述不同代次的致弱病毒均以4×10~3TCID50接种2日龄半番鸭,7 d后采血测定各组鸭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效价;同时各免疫组以5×10~4TCID50的强毒SBDSV M15株攻毒,观察14 d,评估致弱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将MA5代病毒在雏半番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评估该病毒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代次致弱病毒(MA0、MA5、MA10、MA15)接种的两种雏鸭均无临床症状且生长发育均良好;各代次致弱病毒接种后7 d全部鸭血清均出现中和抗体,平均抗体效价在3.0Log2以上;攻毒后14 d,各免疫组鸭均无任何临床症状且生长发育良好,与阴性对照组鸭基本一致,且致弱病毒对雏鸭的免疫保护率均达100%;MA5代致弱病毒在雏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每代雏鸭均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均正常,且各组实验鸭各器官均未出现剖检病变。上述结果表明,不同代次的SBDSV致弱株均纯净、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和遗传稳定性较强,可作为SBDS弱毒疫苗的候选株,本研究为SBDS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实验基础。

分类号: S858.32

  • 相关文献

[1]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株LTR启动子功能的研究. 王柳,杨志彪,仇华吉,张绍杰,孟松树,童光志. 2000

[2]加州鲈弹状病毒三水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刘慧芳,张莉娟,李宁求,梁红茹,林强,刘礼辉,牛银杰,付小哲. 2020

[3]鸭疫里默氏杆菌弱毒株的发酵培养. 李林林,孙敏华,董嘉文,吴彩艳,廖申权,孙铭飞,吕敏娜,邝瑞欢,张建峰,徐志宏. 2021

[4]犬瘟热弱毒株CDV_3生物学特性鉴定. 程世鹏,闫喜军,吴威,肖家美. 2004

[5]猪肺炎霉形体168弱毒株的回归试验. 王继春,邵国青,何家惠,还红华,金洪效,林继煌. 2001

[6]带有分子标记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株的构建. 温建新,童光志,仇华吉,涂亚斌,吴东来,王柳. 2003

[7]鸭肝炎病毒A_(66)弱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培养. 张小飞,解启发,潘孝成,赵瑞红. 2000

[8]鸭肝炎病毒强弱毒株在雏鸭体内诱导先天性免疫差异. 宋翠萍,廖瑛,高巍,于圣青,孙英杰,董路娜,仇旭升,谭磊,程安春,汪铭书,马志勇,丁铲. 2014

[9]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弱毒株J9的安全性试验. 杨奇伟,武志强,付朝阳,曲亚美,于文涛. 2000

[10]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FS12001及其疫苗对异育银鲫的免疫效果. 王艳娇,张德锋,任燕,王庆,王英英,李莹莹,潘厚军,石存斌,莫绪兵,尹纪元. 2024

[11]MDV CVI988/Rispens弱毒株VP2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陈鸿军,秦爱建,丁铲,苗晋锋,张鑫宇,何秀苗,金文杰,刘岳龙. 2003

[12]猪传染性胃肠炎免疫的研究Ⅰ.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株的培育. 马思奇,王明,王玉春,魏凤祥,董齐,于文涛,刘长明,王文科. 1982

[1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株STC_3细胞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何孔旺,林继煌,还红华,倪艳秀,钱永清,何家惠,侯继波. 2001

[14]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971株)致弱的研究. 荣骏弓,谷守林,胡守萍,王成梅,付德霞,曲亚美. 2001

[15]猪肺炎支原体168菌株蛋白SDS-PAGE谱带和染色体DNAPFGE图谱比较. 邵国青,钱建飞,凌雯,杨奎,赵军,蔡宝祥. 1999

[1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转录调控序列TRS鉴定及其功能解析. 郑海红,孙志,朱兴全,袁世山. 2010

[17]水貂犬瘟热免疫的研究Ⅱ、制苗工艺、免疫、毒价、保存期试验. 华国萌,刘鼎新,吴英平,刘静芳,李君阁,魏良志. 1983

[18]鸭副粘病毒弱毒株的选育. 程晓霞,陈少莺,朱小丽,林锋强,陈仕龙,王劭,李兆龙. 2012

[19]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971株)致弱的研究. 荣骏弓,谷守林,胡守萍,王成梅,付德霞,曲亚美. 2001

[20]猪链球菌7型强弱毒株SBP_bac_5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金家民,王淑杰,高明明,王延群,李玉明,汪志艳,石文达,刘鹤,姜成刚.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