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多酚的提取方法优化及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占鹏飞

作者: 占鹏飞;赵辉;霍进喜;吴伟杰;钟石;陈慧芝;潘美良;牛犇;马焕艳;李有贵;孙雨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叶;多酚;萃取;品种;时间

期刊名称: 蚕桑通报

ISSN: 0258-4069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01 期

页码: 10-17

摘要: 多酚是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了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测定方法,并研究多酚在不同品种、不同采样时间间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依次考察了粉碎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福林酚法测定桑叶多酚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20个桑叶品种多酚含量在3个采样时间的变化以及与1-脱氧野尻霉素(Deoxynojirimycin,DNJ)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桑叶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粉碎粒度为过80目筛、料液比1∶50、70%乙醇80℃水浴加热回流1 h,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方法测定了20个桑品种在2022年4月下旬、5月上旬和8月上旬的多酚含量,发现了不同桑品种在该3个采样时间多酚含量总体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将多酚含量与DNJ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桑叶多酚与DNJ呈负相关.

分类号: S888

  • 相关文献

[1]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李妍. 2009

[2]桑叶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沈维治,廖森秦,邹宇晓,肖更生,刘吉平,杨春英. 2010

[3]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张芳,王晓红,罗泽虎,韩世玉. 2017

[4]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生长时期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高林森,温吉更,李亚丽,郭烨. 2020

[5]不同品种桑叶的营养组成与品质评价. 刘军,肖更生,廖森泰,邹宇晓,高云超,施英,穆利霞,刘凡. 2011

[6]桑叶总多酚含量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沈维治,邹宇晓,刘凡,施英,廖森泰. 2012

[7]不同石榴品种果实成熟期酚类物质组分与含量分析. 韩玲玲,苑兆和,冯立娟,杨尚尚,朱峰. 2013

[8]35个荔枝品种抗氧化活性评价. 蒋侬辉,刘伟,金峰,凡超,黄泽鹏,向旭. 2020

[9]不同品种甘薯叶片和块根中多酚含量的测定. 张文婷,钮福祥,孙健,朱红,岳瑞雪,张毅,王洪云,徐飞. 2020

[10]不同种质材料烟草各时期多酚含量和组成差异分析. 彭东,陈爱国,梁洪波,陈向东. 2012

[11]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工艺技术研究. 黄纪念,侯传伟,方杰. 2007

[12]超临界CO_2萃取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研究. 孙健,张爱君,徐飞,朱红. 2008

[13]响应面法优化桐粕残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祝亚,冼学权,黄华林,黄日波. 2015

[14]离子液体在萃取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晓杰,丁海燕,谭杰,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15

[15]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吴海虹,蔡盼盼,卞欢,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 2017

[16]核桃青皮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张克诚,崔增杰,折改梅. 2011

[17]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植物源农药提取中的应用. 姚众,董晨晨,张贵云,张丽萍,刘珍,范巧兰,吕贝贝. 2018

[18]中低温煤焦油重油正庚烷萃余物的反应(甲醛)分离与分析. 冯新娟,闵小建,郑化安,樊英杰,李亚波,孔祥玺,万冲,孙鸣,马晓迅. 2018

[19]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花生油的工艺优化. 杨庆利,朱凤,张初署,于丽娜,毕洁,禹山林. 2009

[20]全自动凝胶净化色谱对大米农药残留提取液的快速净化及其性能评价. 贾文珅,梁刚,吴楠京,陈向斌,李冰如.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